第15章(2/3)
的话都跟我说完了,我还从没见他跟一个中层干部这么耐心地谈过话,我再愚钝,也知道他说这些话的分量……其实,昨晚从包局长办公室回去后,我一直就想给您打电话,但又很犹豫,您给我打去电话时,我开始不敢接电话,后来接了电话,仍没敢跟您说出这些实情。
晚上折腾了一宿,我终于决定不再瞒您……对不起啊,田局长,还请您理解我的难处。
”
田晓堂无言以对。
包云河把工作都做到位了,对钟林肯定是既威逼,又利诱,既晓以利害,又封官许愿,钟林不是钢筋铁骨,哪能招架得住?他能怪人家钟林吗?钟林实在也是被逼无奈呀。
但他对包云河却不能释怀,觉得包云河的手腕真够阴的。
他心里很是愤愤不平,不想就此罢休,决计等会儿开审定会时,抓住自己发言的最后机会,抛出方案二来,让方案二在领导、专家面前亮个相。
包云河不让在会上下发方案二的材料,不让钟林陈述方案二,那就由自己来口头推介方案二好了,包云河总不至于当场堵住他的嘴吧,好歹他也是一个副局长,又不是包云河的奴才!
审定会在市中心一家宾馆举行。
田晓堂故意拖延时间,他几乎是到会最晚的一个。
他按桌签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抬头往会场里扫视了一遍,除了姜珊以外,竟再也没有人来接他的目光,和他对视一下。
包云河正忙着和身旁的韩副市长一边比画一边说着什么。
华世达面前放着一份材料,正在专注地看着,连头都没抬。
钟林则耷拉着脑袋,谁也不理睬。
陈春方、姜珊只是列席会议,坐在后排。
陈春方昂着头仰望着天花板,似乎是有意躲避什么。
只有姜珊,当他把视线投过去时,她的目光立即迎了过来,四目相对,田晓堂一下子就读懂了她目光中蕴含的信息,有探询,有劝慰,亦有一丝感伤。
面对这善解人意的目光,田晓堂感觉心头舒畅了一些,下定决心今天一定要像个男人。
会议按议程有序进行着。
在包云河主持下,钟林先作主题发言,当然只是陈述了方案一,不过他从头到尾都是照着稿子念,念得结结巴巴、有气无力,没作任何即兴发挥。
主题发言结束,接下来就是讨论发言。
与会领导和专家一个个对方案一品头论足,有的洋洋洒洒,高谈阔论,有的则寥寥数语,惜字如金。
不过所讲内容都大同小异,无非是先给予充分肯定,再说点欠缺和不足。
反正只有一套方案,没有其他选择,说它行当然是它,说它有一点毛病也无伤大雅,结果仍然还是它。
有毛病可以改嘛,没有谁敢说这方案浑身是毛病,无可救药,应该推翻了重来,参会者都不会干这种打人脸面,让人下不来台的蠢事。
他们心里再清楚不过,人家邀你来参加审定会,就是要你来捧个场,可不是让你来唱反调的。
不过,还是有三个人的发言有点出人意料。
这其中一个就是华世达,他只说了一句“我尊重在座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就不肯再多言。
再就是云赭某学院的两位教授,他们说了一些质疑的公道话,不过却也遮遮掩掩,犹抱琵琶。
在大家发言的过程中,包云河始终笑容满面,气定神闲,哪怕是那两位教授说得有点过,听起来不大舒服,包云河仍然平静如常,听得还是那么认真。
听着参会者的发言,看着包云河的脸色,田晓堂的心情越来越低落。
这审定会不过是认认真真搞的个形式,热热闹闹走的个过场,最终的结果是毫无悬念的。
包云河在会场上那么从容,那么沉着,说明包云河对这次审定胸有成竹,认为自己是志在必得、稳操胜券。
他田晓堂自作聪明地耍些小花招,使些小计谋,老谋深算、洞若观火的包云河能识不破吗?他自以为是,不听包云河的招呼,坚持自己的主张,可他犟得过老包吗?人家是大腿,他只是胳膊,拧得过吗?他真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不知天高地厚,小瞧包云河的本事了。
人家革命生涯几十年,什么样的风浪没有经历过?更可笑的是,明知大势已去,为发泄不满,竟然还要硬撑着把方案二抖出来。
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