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1/2)
王嫂走了,女儿他们因路途遥远,也不便经常回来。
老两口的日子过得懒懒的。
食欲又经常不好,陶凡就说:“想吃就弄些,不想吃就不要白忙。
”家里便常常冷火秋烟的。
夫人说:“老陶我们一天天就这么过,不好的。
”陶凡问:“那怎么过?”夫人说:“可以找些别的事做,天气好就到外面钓鱼去。
”
陶凡摇头不语。
他也萌发过钓鱼的念头,但细细一想,自己没有钓鱼的命分。
他想,自古钓者之意,并不在鱼。
姜太公钓官,柳宗元钓雪,只有村野老者妄念俱无,才是钓闲。
而如今有权有钱者钓的是派。
我陶凡去钓鱼属于哪一类?在别人眼里当然是钓派。
我才不想混迹到这一群中去。
有天,一位特别客人上门探望陶凡来了。
此人姓唐,原是下面粮站的职工,五十多岁了。
早年因经济问题挨了处分。
心里憋着气,就专门盯着他的领导,粮站主任的大小问题,他桩桩件件都暗自记录下来。
他认为时机成熟了,就跑到县纪委和监察局告状。
没有告出结果,就跑到省里,跑北京。
一年四季班也不上,一会儿北上,一会儿南下,落得个外号“告状专业户”。
单位奈何不了他的泼劲,工资却不敢少他的。
陶凡闻知后,亲自接待了他。
当时反腐败风声正紧,陶凡便批示地纪委成立专案组调查。
一查竟然也查出了大问题,粮站主任伙同会计、出纳一道贪污五万多元。
省报对这个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
因为检举揭发者姓唐,记者先生灵感一来,凑出一个有趣的新闻标题:“‘唐老鸭’叼出了‘米老鼠’”,副标题是某某粮站主任一伙集体贪污被查处。
文章当然不提唐老鸭自己的前科劣迹,只把他作为痛恨腐败的好职工表扬了一番。
老唐事后逢人就说陶书记是个好官,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同陶凡有什么私交。
后来他还专门跑到地区看望了陶凡。
陶凡鼓励他回去好好工作,欢迎他继续对干部作风问题提出意见,不过一定要讲程序,不要越级跑省里上北京。
陶凡和蔼可亲的样子让老唐大为感动。
在他印象中,县里那些头儿个个都神气活现,而陶书记这么大的官,竟这么平易近人,大领导还是大领导啊!老唐觉得应听陶书记的话,回去好好工作,后来真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