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2/3)
同万明山商量,张兆林又打了电话过来,说是他同省委组织部研究过了,决定把西州派干部下企业挂职锻炼作为省里试点。
孟维周听罢更是兴奋,明白这都是张兆林有意栽培他的意思。
孟维周有了尚方宝剑,便找来万明山商量,却不讲已经向张兆林汇报过了,也没讲省里准备拿西州试点的事。
他打算过几天再说去。
万明山原是很精明的,立即就明白孟维周的用心,暗自佩服:此人年纪轻轻,手法老成,必成大器。
却不点破,只正经道:“孟书记这个提议很好,我表示赞同。
党政干部中间,真正懂经济工作的同志不多,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我建议市委组织部好好拟个方案。
派哪些同志去,要定标准。
组织部提个初步名单,请孟书记先过目,再交市委常委会研究。
有必要的话,我也可以先看看。
我的意见是这个事情要从速办理。
”
孟维周听了,知道万明山准猜着了他的意思。
他想万明山提出要先看看名单,显然也想利用这着棋做点儿文章。
那么这篇文章就两个人共同做吧。
孟维周自然也不说穿,微笑着点头:“好吧,我同组织部打招呼。
派出去的人员,我俩先把个关。
王洪亮同志想去证券公司挂职,我看可以考虑。
”
万明山说:“我同意孟书记意见。
这事王洪亮同志向我也汇报过。
”
这回组织部的工作效率很高,不出一个星期,《中共西州市委关于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下企业挂职锻炼的决定(草稿)》就出来了。
组织部长亲自把草稿送到孟维周桌上。
孟维周提笔就把标题中的“下”字改作“到”字,并批示道:
一个“下”字,说明我们干部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
我们再也不能高高在上,以为到企业去就是“下去”了。
相反,企业站在市场经济最前沿,那里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东西。
派干部到企业去挂职,就是去锻炼,去当学生。
这既是我们培养干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孟维周倒不太在意正文,只粗粗瞄了眼,就翻过去了。
他是从来不给材料班子当语文老师的,审阅文件只提原则性意见。
自己当年也写过材料,知道领导逐字逐句修改文章是很可笑的事。
他关心的是后面附上的选拔名单。
名单中的人,有的他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