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2/3)
迟。
您那位高人兄弟,了不起啊!”
胡越昆道:“好啊,我哪天把您这个评价告诉他,他会非常高兴的。
来来,喝酒喝酒,一块儿干一杯吧。
”
朱怀镜再次举杯,说:“各位老总,胡总、成总、吴总,你们的商业理念代表中国商界的方向,令我敬重。
来,我借花献佛,敬你们一杯。
”
胡越昆笑道:“哪有您朱书记说的那么意义重大?我们啊,不过就是个商人。
只要别说我们无商不奸就得了。
”
朱怀镜信口道:“我望文生义,以为商人商人,就是要商量着做人。
生意只要大家商量着做,自然会赚钱。
”
胡越昆马上将酒杯换到左手,腾出右手同朱怀镜握了手,说:“朱书记可是妙语惊人啊!您说出了生意的真谛。
钱是赚不完的,更不要指望一个人把天下钱都赚尽了。
所以啊,凡事商量着办,自己赚点儿,也让别人赚点儿,生意就好做了。
痛快痛快,这酒我干了。
”
干了杯,成义道:“朱书记的观念总是出新。
就像他们梅次,一般人的印象中就是闭塞和落后,而朱书记却可以从中发现现代经济中许多缺失了的宝贵东西,比如信誉等等。
他把这种民俗的、文化的东西,看成是一种经济资源,令我耳目一新。
我说,现在就是朱书记这样的领导太少了。
”
朱怀镜玩笑道:“成总给我戴高帽子了。
”
说话间,一位厨师带着一位服务员进来了,现做鱼翅。
厨师的动作有板有眼,却也夸张,就像演话剧。
兴许这就是饮食文化吧。
只一会儿,鱼翅就端上来了。
朱怀镜吃着鱼翅,想起了一个笑话。
有回在荆都,一位老板请朱怀镜吃饭,也上了鱼翅。
吃得差不多了,东道主客气道:“看还要上个什么菜?”朱怀镜说:“不必了。
都吃饱了。
”没承想,跟着朱怀镜去的一位部门领导说:“别的都不要了,就刚才吃的那粉丝味道还不错,再添一碗吧。
”偏偏此公年纪最大,这种场面,连朱怀镜都不好点破他,只是望着东道主笑笑。
结果,每人再上一碗鱼翅。
吃完饭后,上了车,朱怀镜问那位老同志:“你知道那粉丝多少钱一碗吗?”老同志说:“粉丝能贵到哪里去?就算这是豪华饭店,十五块钱一碗红天了。
”车上人都笑了起来。
朱怀镜说:“同志哥哎,那粉丝可是三百八十块钱一碗啊!”
朱怀镜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说了这故事。
胡越昆听罢笑道:“这事我也碰上过,人家说是豆芽菜。
”
朱怀镜说:“不过说句真心话,胡总太客气了,其实不必这么破费。
我这胃啊,粗糙,吃这鱼翅,感觉还不如我在荆都吃四块钱一碗的红烧牛肉面。
”
胡越昆道:“朱书记实在,我下次去您那里,您就请我吃牛肉面吧。
”
成义插话道:“胡总您真去梅次,哪有牛肉面给您吃?朱书记客气得不得了。
那地方啊,民风就是好,热情好客。
”
朱怀镜谦虚道:“落后地区嘛,什么都没有,就只剩个热情好客了。
”
成义道:“朱书记就是这个观点,把民风当做经济资源看待。
”他转头望着舒天:“那天舒天也在场,你是听他系统阐述过的。
我建议,你们秘书班子要把朱书记这个想法理论化,公开发表。
”
舒天来不及搭腔,吴弘调侃道:“成总不该当企业老总,应该去梅次当秘书长。
我相信中国的许多思想、理论,就是这么形成的。
比方哪位领导随口说,我们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啊。
马上就有人附和说,这是多么高深的经济理论啊。
对不起,对不起怀镜,我不是说你啊,我这是借题发挥。
”
朱怀镜朗声笑道:“你说我也没什么啊!在座只有你知道我的老底子,也就最有资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