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负担本来就重,还要强行收回原先补贴的钱,这是什么道理?现在公路沿线农村一片白色,看起来很漂亮,却是群众的一块心病。
老百姓气愤地说:这哪是“美居工程”?简直是“白色恐怖”!
二、“专业枣市”实为“海市蜃楼”。
会议期间,县委、县政府费尽心机,布置了一个专业枣市,号称什么“枣子一条街”,其实是天大的笑话。
哪有什么枣子一条街?每逢枣子成熟季节,外地做枣子生意的老板,都是开着卡车进村收购。
更可笑的是,上面来人参观的时候,枣子已快过季,乡下已没有多少枣子了。
政府就花钱四处搜罗,好不容易收购了几百斤枣子。
参观那天,政府安排一些村里的党员和干部扮成卖枣子的农民,乡政府干部就扮成外地商人,装模作样地讨价还价。
为了掩盖假象,他们苦心孤诣,不让参观人员下车,只让车队从市场慢慢开过去。
只要有人下车,马上就会露馅。
原来,箩筐里面都是空的,只是罩在箩筐上的筛子里堆了十几斤枣子。
三、“产品陈列”原是“偷天换日”。朱怀镜看罢,手禁不住抖了起来。
马山县的枣子加工根本上不了档次,生产的枣子蜜饯又黑又硬,不堪入口。
为了讨上级领导欢心,他们将外地生产的名牌枣子蜜饯、枣子罐头等枣子系列产品改头换面,假充马山产品,供上级领导参观……
他相信检举信里说到的桩桩件件,都是真实的。
如今还有什么怪事不让人相信呢?想想电视里披露过的那些荒唐事,就没什么不能相信的了。
某地耗费巨资,将水泥里掺上绿色,铺满整整几个山头,为的是应付上级绿化检查。
某地农村改了厕所后,不让老百姓拉屎撒尿,得让上级领导视察完了才准使用。
又被余明吾和尹正东耍了一次。
他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呢?这可是范东阳树起来的典型,王莽之也大加赞赏的,他朱怀镜自己也在中间插过手。
他再如何气愤,也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吞。
信中总共列了十条,措辞激烈,甚至尖酸刻薄。
看样子这封检举信是熟悉情况的干部写的,这人只怕不太得志。
这位干部的年龄也许在四十岁以上,因为文章有“文革”遗风,处处带刺,动辄十条。
朱怀镜心情很坏。
讨厌余明吾和尹正东,也讨厌检举信的语气。
他不能对这封检举信作任何批示,哐的一声锁进了抽屉里。
朱怀镜中午没有回去,陪市计委主任吃饭。
下午下了班才回到家里,香妹接过他的包,笑笑说:“听说你上午就回来了?”朱怀镜“哦”了一声,没说什么,只问琪琪回来了没有,他知道琪琪不会这么早回来的,无话找话。
饭菜弄好了,要等琪琪回来才开饭。
朱怀镜独自坐在书房里抽烟,心情不佳。
回到梅次,先是知道香妹擅作主张捐款,马上又看到那封讨厌的检举信。
他忍住先不问香妹,看她自己怎么说。
如果她闭口不说,等睡觉时再去问她。
快七点钟了,门铃响了。
一开门,琪琪低头进来了。
朱怀镜笑道:“琪琪,爸爸回来了,你不叫爸爸?” 琪琪瓮声瓮气喊了声“爸爸”。
朱怀镜应了声,玩笑道:“我儿子是金口玉言。
难得自己叫声爸爸啊。
” 吃饭的时候,朱怀镜老想逗着儿子说话,儿子却没声没气。
香妹就望望朱怀镜,撮嘴巴做眼色,要他别老说儿子了。
香妹总忌着儿子,生怕儿子不高兴。
朱怀镜便感觉一种酸酸的东西从鼻孔里往上冲,只想长长地舒口气。
又不想让香妹和儿子觉察到他的情绪,便将身子往后一靠,镇定了几秒钟,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