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3/3)
儿最轻松。
魏容自己去收拾桌面了,动作比黎夏妈麻利得多。
她把汤底往泔水桶里一倒,一摞碗叠起来摆在厨房门口的桌台上。
这样表姨就只需要在厨房里洗碗。
洗完了再出来抱脏碗进去继续洗。
有些农民脚上还带了湿泥,魏容找了一个装货的大箱子把纸壳子撕开铺在门口。
让那些人在上头把脚上踩干、泥擦掉再进来。
这样多少会好些。
这会儿差不多十张桌子都坐了人。
上早班和上学的工友、学生还有最后一拨,赶集的第一拨农民已经到了。
黎夏没有料错,确实来了比往常多四五成的农民赶集。
陈媛包抄手就一直没停过手。
包好就下锅、包好就下锅。
黎夏那里一口锅下面,另一口锅就煮抄手。
舅舅也来了,还给黎夏背了一百个土鸡蛋。
他现在每个月给黎夏送四百个蛋,还有土鸡鸭等农家菜。
一个月也有五六十块进账。
看所有人都忙不过来,他自己进去把蛋放进米坛里。
腾出背篓他还要赶集的。
黎夏道:“舅舅,下午记得叫大表哥来拉泔水。
”
她的泔水都是大表哥拉回去喂猪的。
今天肯定会有不少,这个得及时处理的。
“好!”
黎会计在收钱、找钱,抽空和大舅子打了个招呼。
舅舅应了一声,“忙你的!夏夏,二两肉丝面。
”
这个早高峰一下子忙到了九点一刻才算过去。
卖了四十二碗面,十六碗抄手。
杂货铺那边生意差一点。
就烟卖得好些,日杂没怎么动。
不过农民赶集嘛,肯定不会一大早背着东西去的。
知道这里开了杂货铺,中午回去的路才会来买。
在这里买,也能少背一截路的。
好几个人都看了看黎夏黑板上给写的价格。
说是价格还算便宜,有些比街上还便宜一两毛钱。
黎夏妈就告诉人家,“我二儿媳在县城直接进的货。
”
黎会计把钱清点好交给黎夏,“我出去溜达一圈,十一点半再过来。
”
如今每次赶集他早上、中午旺场时都在这边帮忙收钱。
陈媛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又继续包。
她换的中班,中午旺场不在这里。
这会儿得再包两百个出来。
这一天午间旺场结束,黎夏笑眯眯的小声跟黎会计道:“爸,我今天居然光面馆就赚了五十多。
”
黎夏妈从杂货铺出来,“烟摊也还可以,能有十多块。
要是都有今天这个生意就好了。
”
黎会计挑眉,那都七十了啊!
黎夏妈不甘心地道:“我今天起码少卖了四十碗豆浆。
”
顿了顿又笑道:“老二媳妇的洗衣粉、肥皂、香皂、盐巴那些也卖得挺好的。
刚对了帐,钱和帐能对上。
”
黎会计嗤笑一声,“你就卖那点日杂要是都不上账,那得多......”后面的话在黎夏妈看过来的眼神里咽了下去。
黎夏暗暗好笑。
这会儿两个嫂子都上班去了,黎夏十一点四十给她们煮了两碗面。
今天全家的午饭都耽误了。
买烟和日杂的人一直断断续续的,黎夏妈根本没时间去买菜、做饭。
黎阳、黎竣、黎雯、黎远都是来这边吃的午饭。
这会儿十二点四十了,还有客人,但是不多。
黎夏赶紧给她爸妈煮了两碗抄手。
陈媛担心中午不够,多包了几十个才去上班的。
自家人今天中午就都吃抄手。
她一共包了三十六碗抄手,工钱是五块四。
黎夏直接给了六块,毕竟她还连买肉、剁馅的活儿一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