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3/3)
里。
如今账上200多亿,集团公司欠银行的200来亿倒是能还上。
但也就剩下几十亿了。
一千多所超市也大都在银行押着呢,这倒是没有贬值不用再追加抵押品。
集团公司的钱先不动了。
要是她抽多了,农行有所担心,让她把贷款提前还上又是个麻烦。
她想了想开口道:“我预备拿香港的民俗园区的地皮去萧子宸那里抵押。
那我的问题不大。
”
当时买成60亿,但这两年涨了15%左右。
所以抵押60亿不成问题。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香港的地皮不降反涨。
这是优质资源,可以抵押贷到款的。
除非后续事态发生了变化,那萧氏才会让她追加抵押品。
彭志杰想了想,“我目前就是之前欠的20多亿,还有三年到期。
我的资产是能抵消这个债务的。
陆家嘴的房子虽然也跌了,但只跌了10%左右。
”
上海本来就没深圳和四川跌得厉害。
陆家嘴的地段又实在太好,所以只是微跌。
他陆续降了一成半房租,租客流失得不算严重。
毕竟还没有大规模的裁员潮。
虽然大多金领减薪了,但房租也减了。
所以退租的人控制在一成以内的。
就这个房租就够他贷款的利息钱了。
所以银行应该是不会提前收回他的贷款的。
他还有三年的转圜时间。
三年啊,政府能眼睁睁的看着经济衰退三年?
大不了就学香港的地产商,好好蛰伏几年。
当然,真到了必须卖楼还债的时候,他肯定也不会卖陆家嘴这块楼盘。
深圳他还囤了不少地皮呢。
如今武校那60亩地皮也能值得起将近20亿的。
不过当初他是24亿买的啊。
确实是损失惨重!
彭志杰呼出一口气,至少他不会资金链断裂,没有生存危机。
郭淮没吭声,一共百多亿地皮囤着而已,他要是肯出手15%郭氏的股份,完全不是问题。
那不是做最坏的打算么,卖股份就是最坏的打算了。
但应该是走不到那一步的。
再说他还有别的资产呢,香港他也有几处房产和私人产业。
他只是忍不住抱怨了一下,“98年金融风暴之后,如果不是我力主到深圳开发房地产,公司哪可能那么快回复元气?那些老东西就光看着囤的那百来亿地皮、楼盘腰斩了。
”
公司在内地的房地产市场赚了一两百亿他们怎么不说。
就记得这次腰斩亏了50亿。
黎明道:“你别歪楼啊。
郭氏的内部问题,这次事件过去你再想办法解决。
大不了那会儿大家都熬过去了,有需要给你站站台。
”
大家现在自然不是说着好玩的。
他们现在算一个小型的联盟,如果谁有问题,其他人是可以力所能及出手的。
这也是为了将来自己出事的时候有人能给搭把手。
黎明想了下,“我现在欠着萧氏银行贷款50亿,工行12亿。
一年利息五六亿。
经济危机之下物流公司的生意受了些影响,但还上利息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物流也算优质资产,两边应该都不会催我提前还贷。
我的问题在四五年后。
万一房价还是这么疲软,我不卖地、卖楼很难还得上本钱。
”
四人互相看看,还是没谁孤注一掷、赌上所有的。
现在的房地产商确实胆子还不够大。
黎夏道:“那也就是说,我们撑三年都不是问题,资金链都不会断。
”
最坏的情况不过如此了,所以大家捋了一下,心头都找回了几分踏实。
之前是真的一下子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