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宅鬼(3)(2/3)
过这样的对话。
当时他以为顾安宁走不了,是因为守卫不允许。
直到现在杨康才觉得充满了怪异。
两次来到宅邸,除了顾安宁没有看到任何人,大门一推就开,外面也没有一个人。
而且上次他离开时,顾安宁分明跟在身后,可是一转眼却没看到他的人。
莫非他的“病”,不让他踏出这座宅院?
“你为什么走不了?”杨康问他,“你既然是宋朝皇室,又为什么会孤身一人留在此地?金人都不管你吗?”
这是杨康第一次在顾安宁面前提到“金人”。
听到这两个字,顾安宁一下变了脸色。
“金人?呵。
”他冷笑一声,温和的眉眼多了几分阴鸷,“金贼如何能与大宋相提并论?若是岳元帅还在,金国胆敢冒犯一步!可惜父皇态度软弱,没能抵住金人进攻,若是换做他人……罢了,我宁愿赔上这条性命。
”
“康堂弟。
”他对杨康道。
杨康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自己现在的人设是顾安宁的堂弟,康王赵构的儿子,“……堂兄。
”
“若有一日……大宋真的……”顾安宁疲惫道,“不必前来告诉我,直接同我说一声‘时候到了,该走了’,我便知晓了。
”
这个要求很简单,杨康没有拒绝的理由:“我会的。
”
顾安宁:“多谢。
”
若无意外,杨康会渐渐接手完颜洪烈手中的兵权,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与他一起攻打宋朝。
攻下宋朝是完颜洪烈想做的,也是他的目标。
在杨康看来,这是早晚的事,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绝不会心软。
“赵谨,你还没有告诉我,为什么无人看守,你却不能离开。
”杨康把话题又拉了回来,“若真是这样,带你走倒也未尝不可。
”
如果他的叔叔伯伯们没留下侍卫,说明顾安宁即便离开这里回到大宋,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若当真如此,把他带到临安,卖对方一个人情倒也未尝不可。
“你愿意带我走?”顾安宁眼中亮起了光。
杨康道,“可以一试。
”
顾安宁:“要怎么试?”
杨康抓住他的手腕,“你跟我来。
”
顾安宁不愿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顺从地跟在少年身后,一路同他来到了大门。
少年看了他一眼,见他脸上没有任何异常,继续抓着他向前走。
将要迈出门槛时,顾安宁停了下来。
杨康问,“为何不走了?”
顾安宁道,“我出不去的。
”
杨康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顾安宁垂眸思考,片刻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当真愿意带我走?”
“是。
”杨康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问,不过他能感觉到,这句话对于顾安宁来说,有着不轻的分量。
简短的口头承诺,没有什么誓言,也没有以身份做出的担保,随时可以出尔反尔。
杨康在心中嗤笑,这人活着二十多年,依然这般单纯无知,连他一个十五岁的孩子都不如。
不过正是如此,面对顾安宁全然的信任,杨康一点都不想欺骗他。
所以他会在确定对方于金国无害、保证不会为父王惹上麻烦后才松口。
“好。
”顾安宁应声,“多谢你。
”
杨康抓着他的手腕走出府邸,转头道,“你看这不就……”
身后空无一人。
他的右手虚握着,手里没有任何东西。
这个时候,杨康终于记起了所有的异常。
空无一人的宅邸,进入宅子里面后倏忽感到的冷意,温顺的马儿暴躁不安,明明无人看守,却无法离开宅院的疯癫青年……
他想起怀里那只木头老虎,连忙将它取出。
这只虎依然是红檀木做的,上面似乎还带着潮湿的水汽,仔细看,便会发现上面的血迹……
杨康惊恐睁大眼睛,腿都软了,险些站立不稳。
再怎么成熟沉稳,他也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
他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两步,把木头老虎放进了门槛之内。
想起青年所说的,无法离开,站在院子外面多少给了他一点安全感。
杨康踉跄地转身朝着石板路跑去,即使阳光照耀在他的身上,也无法感受到丝毫温暖。
顾安宁就站在门口,表情阴沉地看着他把木老虎放回,急急忙忙转身跑远。
心想下一次见面,恐怕看到的就不止杨康一个人了。
还好走之前杨康已经做出了承诺。
受到宅鬼的影响,他一点都不觉得愧疚。
对经历过死亡的鬼怪来说,生死都算不得大事了,只要能帮得上自己又怎么会在乎隐瞒与欺骗呢?
坦坦荡荡将身份与死因言明的鬼,又有几个得到了帮助,而不是恐惧与远离?
今夜顾安宁不能回顾家庄睡觉,因为他得入一次梦,好提醒杨康,做出的承诺一定要记得兑现。
杨康跑到人群往来的集市中,才感觉真的回到了人间。
方才发生的一切像是做梦,怎么想都不像是现实中可以遇到的。
可是他的记忆实在太清晰了,从昨日骑马来到宅院前,到今日与顾安宁分别,对方的音容笑貌清清楚楚,他们谈论的每一句话,杨康也记得清清楚楚。
被他甩掉的守卫终于找来,隔着人群在老远的地方叫喊道,“小王爷!小王爷等等!”
放在往日,杨康只会觉得他聒噪无礼,可是今天这声音就像救命稻草一般,把他从水里打捞了上来。
杨康神情依然恍惚,还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欣喜之情压下了恐惧,他站在原地没有动。
一队守卫,十个挎着刀的汉子,恭敬来到杨康身边,抱怨道,“请小王爷体谅体谅属下吧,若是您遇到危险,便是属下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王爷砍的。
”
杨康以前觉得这话很烦,如今只剩下深深地认同。
他背着手,对手下们道,“今日就到这里吧,回府。
”
侍卫们如释重负。
杨康走在最前,听到身后几人窃窃交谈,说他今日情绪不对。
他没有心情教训多嘴的下人,一心只想回家。
来到赵王府之后,杨康抓住一人问道,“父王在哪里?”
那人道,“王爷正在书房……”
杨康把他的话听完,直接跑去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