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3/3)
喜闹,今年除夕不比从前那么大阵仗,只有两房近亲到场,满打满算不到三十人。
车库里停了一整排的车。
大家基本都到了,只有段朝泠和段锐堂一家还没来。
听陈静如说,段朝泠似乎还有事,要除夕当天才会过来。
腊月二十九,晌午有场家宴。
餐桌上,有个年长的亲戚笑呵呵地瞧着段斯延的儿子,同段向松随口打听起段朝泠的姻缘定数。
段向松为这事频频发愁,面上倒没表现出什么,只道:“罢了,人各有命,他不属意郑家孙女,总不能强求行事。
”
那亲戚闻言,恭敬回应一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前些年大家都是稀里糊涂地嫁娶,到了年轻这辈自行做主,反倒徒增不少事端。
您不如替小辈仔细斟酌一番,也好过他们一拖再拖。
”
段向松没作声,轻呡一口温茶,表情难得有了细微变化,大概将这话听了进去。
宋槐在一旁冷眼瞧着,实在听不惯这种过于热心且没有边界感的耳旁风,没再动筷,中途寻个借口出了餐厅。
大家都在里面用餐,庭院里没什么人,只有两三个小孩在堆雪人。
隔壁别院传来不小的动静,应该是戏班的工作人员过来布景,在准备晚上表演的事宜。
早晨下过一场雪,原也不是很冷,她穿得并不多,针织衫搭一件和脚踝平齐的貂绒廓形大衣。
这会温度骤然降下来,被风一吹,感觉刺骨的冷,但还是硬撑着不愿这么快回去。
走到能躲风的棚檐底下,打算暂时避一避。
在原地站了没多久,抬眼看到段朝泠的车开进了几十米开外的车棚里。
面前是整块平地,视野宽阔,几乎一眼就能瞧见彼此,这时候再走已经来不及。
没了想躲的心思,宋槐两手抄兜,看着他逐步靠近。
无声吸进一口气,主动打招呼:“……阿姨说你要明天才来。
”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混在冷凝的空气中,显得尤为空洞。
整个人飘忽得像一个持续发胀的轻气球,随时都有爆裂的可能。
段朝泠看着她,语调很淡:“过来看望老爷子,晚点儿要回去一趟。
”
宋槐轻轻点一下头,“然后明天再过来吗?”
“嗯。
赶在吃年夜饭之前到场。
”
一时间泛起沉默,似是都无话可说。
两人之间的距离不算远,她站在台阶上,勉强能做到同他平视,却做不到像他那般面不改色。
宋槐稍微低下头,左右权衡,还是决定出声提醒:“要不你还是等等再进去吧。
屋里正在讨论你的婚配问题,估计你也不太想听。
”
她讲话时,段朝泠自始至终都在看她,目光没移动过分毫。
不是压迫感十足的探究或打量,而是一种没什么生气的注视,过于沉静,以至于显得有些压抑。
气氛逐渐朝冷场的趋势发展。
就在宋槐快要承受不住这份难捱的寂静时,听到他问:“在这儿站多久了?”
宋槐生生顿了一下,回答:“没多久。
”
“不冷么。
”
“里面暖气太足了,有点儿热,我出来透口气。
”
段朝泠没戳穿她,似是为了给她留有足够的缓冲时间,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最近在走离职手续?”
“……嗯,把手头上的项目做完就走,大概还要两三个月吧,也可能更久。
”
“今后什么打算。
”
“还没想好,可能继续做这行,也可能换个方向。
”
“你还年轻,有试错成本。
想做什么尽管去做。
”
“我都明白的。
”
又是一阵沉默。
宋槐感觉情绪平复得差不多了,扯唇笑了笑,连同表情也变得滴水不漏,“应该差不多了,你进去吧。
我刚刚吃得有些多,想出去逛逛。
”
段朝泠没动身,也没允她离开,无端问一句:“等等跟人有约吗?”
宋槐不明所以地看他,“……什么。
”
“没什么。
去吧。
”
明明再多待一秒都会觉得空气稀薄,不知怎么,眼下反倒开始挪不动脚步,莫名拘谨。
宋槐定了定神,隔十几秒才开口:“那我先走了。
如果阿姨问起来,麻烦叔叔帮我应一句。
”
段朝泠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知道再说什么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宋槐径直越过他,缓步走向门口。
刚迈出两步,听见站在身后的段朝泠说:“蒋阑周在附近。
”
宋槐脚步微顿,步履却不停,继续向前走。
周围被风声裹挟,他声音融进其中。
平和的口吻,不像上次那样强势得不容商榷,反倒多出一种谆谆的劝告意味。
——“槐槐,还是那句话,即便最终不是我,也不该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