Ⅸ(1/3)
他听着囚车的笛声沉寂。
人群也慢慢散开。
人们给予年轻死囚的同情多过半年前给予他的,那时他刚离开人间。
他和刘畅原先同年同月生,因为他的成长在半年前截止,他的年岁不再增加一秒钟,所以他比刘畅就年轻了半岁。
他的感知有无尽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只有他自己知道。
市区在囚车后面渐渐静下来。
他看到自己年迈的父母,他们相互搀扶,上了拥挤的公共汽车。
两个年轻人挤到动作呆钝的父母前面,占到了座位。
他们也是今天法庭判决的旁听者,认出这对老夫妇是被害人的父母,慌着让出位子。
母亲坐在了靠窗口的座位,搭在窗口的手腕上戴着一个廉价玉镯。
她盲人一般地看着窗外。
实际上她在朝自己的内心看,这样她就能看见儿子活着时的最后模样。
他倒在血泊里抽搐之前,一个个细节拼接成他活着的最后一日。
那一天始于父母早早出门,去医院挂专家门诊,截至他浴着自己的热血,瞪着眼睛停止抽搐。
那是他生命中最短的一天。
到傍晚五点半,一天对他来说就结束了。
之前一个个细节跟法庭上检察官的陈述不尽相同,律师的辩护也偏离真相不少。
应该说真相的唯一版本只存放在他这里,版权归他一人独有。
那天下午刘畅从学校出来的时候他是看见的,这个阔绰的男孩在校门口叫了一辆出租车,躬身问车窗里的司机:“二零六医院去不去?”司机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就拉开了车门,坐了进去。
听班长杨晴说,刘畅的爷爷在陆军二零六医院住院。
对二零六医院他太熟悉了,每次去那家医院,都被他看成是和丁老师的恋爱远征。
对针灸的效果,他早就不再抱希望,但坐在飞度里和丁老师单独出行,对他始终发生奇特的疗效。
坐在驾驶座上的丁老师,就不再是教室里的丁老师,而只是一个叫丁佳心的可爱女子,步子快快的,笑起来咯咯咯的。
他连她穿过的好看衣服都记得。
高三开学后的第一个礼拜四,她带他去二零六医院针灸那天,她穿的最让他难忘:淡天蓝的棉布外衣,没有领子,领子和前襟接连下来,由白色镂空刺绣连接的。
头发简单地夹在脑后,垂荡下几缕,看上去是早晨睡过了头,随手收拾了一把,忽略了的就忽略了。
从陆军医院的停车场往主楼走的时候,她的步子更快,带着小跑,他总喜欢落在她一步之后。
从侧后方看,丁老师就只剩二十几岁,紧凑的五官,发达的胸脯,幼小的腰身,一个少女和一个妇人就这样合成一个丁老师。
他觉得他看到的是谁也没有看到的丁老师,好美!
丁老师跟她父母在一块儿时,跟她女儿叮咚在一块儿时,他都见过,但都跟和他单独在一起时的她不一样。
穿淡蓝绣花外衣的丁佳心看见他后站起来,他刚刚结束针灸治疗走出治疗室。
她瞪着眼,似乎自语:“完蛋了,忘了接叮咚!叮咚的寄读学校明天全体教职工开大会,通知所有家长今晚把孩子接回家!”
一瞬间他内疚至极。
为了他谎称的针灸奇效,她对自己母亲的责任玩忽职守。
从医院回城,是他开的车。
他开着飞度,追杀每一辆驶在他前面的车,希望帮她补过。
丁老师坐在他旁边,一路给他看的,就是她的腮和下巴形成的年轻线条。
她对着窗外,自己罚自己:做母亲做得这样不像话。
一路上她一动都没动过,挨自己的罚而不能动似的。
自信自如的丁老师被自己罚成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谁来为她求情?他是最没有资格为她求情的人。
那天晚上他把车开到叮咚的学校,传达室的老头儿说,叮咚早已被接走,是孩子的外婆来接的。
他说走吧,丁老师。
可她就那样站着,罚自己站着。
他几乎要跟她说真话:再也别带他去针灸了,那根本就是骗局。
医师织的“皇帝新装”,他一直光着腚配合走秀。
但他忍住了。
没有每周一次跟丁老师的单独出行,他怎么度过一周剩下的六天。
有一次,他们还骑车去过二零六医院,因为飞度在厂里大修。
他本来主张取消那周的治疗,丁老师却不同意。
万一失眠又犯怎么办?高三了,好睡眠无价!他答应她,自己骑车去,其实心里已经取消了那次治疗。
没有丁老师同行,他骑两小时车去挨针?!她把他的鬼心眼摸了个透,下午下课后给他发了条短信,说她在去往医院的路口等他。
他的自行车是父亲的,比父亲的身体还老化松垮,骑上去人和它一样累。
她果然在路口等他。
出发的时候一切都好,天是好天,头夜一场细雨,路上几乎没有尘沙。
他们的旅途不断停歇,因为丁老师收到了短信。
她读短信的时候不下车,但读完总说:“对不起,天一,要回一下信。
”
一路走走停停,到医院那个针灸医师都要下班了。
等到治疗完毕,两人准备往回赶路,他走在丁老师身后,发现她深灰色裤子臀部一团深棕色,还是湿的。
早在初中就知道女生这些生理秘密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提醒她,自己憋红了脸,步子挪不动了。
她发现了他落后好几步,脸色失常,先就为他担忧起来,问针灸的针法是不是换了,让他感到不舒服还是怎样。
他只好告诉了她。
她却没有他想的那么窘,大方地说她去趟厕所就来,好在天黑了,混到家没问题。
他羞臊地抱歉,这种时候还拖累她骑二十里路自行车。
她一边从她的皮包里拿出个小东西,顺手把皮包交给他,一边笑着说自己皮实得很,别说骑车,游泳都游过。
那怎么游?他看着她跑去的背影想着。
浑身一下子燥热起来,想到了一种女性卫生棉条,结了婚的女人都可以用。
他浑身燥热是因为联想到运用那东西的动作和感觉……他觉得自己很脏,脏得要不得,而就在那当口,手机短信的铃声打断了他的犯罪感。
也许是下意识的,也许是有意识的,他将丁老师的手机从她皮包里拿出来,发信者的手机号他是有些印象的。
刘畅转学过来之后,丁老师为了使新生和老同学尽快熟悉,让班里外文较弱的同学跟刘畅写英文邮件,发英文短信,同时也让他带刘畅到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参观,所以他记得刘畅的手机号中有三个相连的“6”。
他的意识还没有来得及指导他的行为,手指已经按了小键钮,点开短信:“心儿,刚才没收到你的回信。
今晚九点我在操场等你。
双杠旁边。
5366(我想聊聊)。
Lookingforwardtoanice,moonlitnight.Warmhugs.(期盼一个月色美好的夜晚,温暖的拥抱。
)”
他的心被一只脚狠踹了几下似的闷痛。
一条短信用了三种语言。
拥抱,还是温暖的。
月夜,还非得美好。
用什么使它美好?用热烈温暖的拥抱吗?想聊聊,聊什么?拥抱着聊吗?
不假思索地,他把那一条短信删去了。
他再去摁已读信息摁键,看见竖着的一溜儿全发自同一个手机号。
原来骑车来医院的路上,就是这小子在捣乱,让他们走走停停,二十公里的路程,走得比四十公里还要长。
原来她停车就是为了给这小子回短信,难怪她“对不起”他。
就在那一路上,她和刘畅发展得不错,发展到夜晚去学校操场上幽会了!美好的月夜,温暖的拥抱……
按说他应该住校的,首先他怕给父母增添一份经济负担,其次他的失眠让他对睡眠环境非常挑剔,八个人上下铺的条件只会使他失眠恶化。
刘畅家离学校并不远,根本不用住校,他却在集体宿舍交一份租金,租了个双人房间的床位,说是用来睡午觉,抑或晚自习上到太晚时偶然住一住的。
反正他家有的是钱,别说租床位,租整间房也不在话下。
这一刻他明白了,那张铺位租下来是专门为了这类美好月夜的,为了温暖拥抱的。
拥抱之后呢?顺其自然的就是接吻了?
骑车回家的路上,他没有主动说过一句话,她的提问来了,他也是模棱两可地“嗯”一声或“啊”一下。
比如:今天针灸的感觉怎样?还好?嗯。
在治疗过程中有睡意吧?啊。
一路上没人再给她发短信,不用发短信了,短信那一头等着个玉树临风的少年郎,一身Adidas,绝对货真价实,从来不冒牌。
这回轮着他磨蹭了,一会儿停车,掉链条了;一会儿又停车,腿抽筋了。
眼看过了八点半,骑得再快,九点钟也来不及赶到学校操场了。
进入市区之后,他看见一家脏兮兮的小吃店就声称饿坏了。
他说让他请丁老师吃顿晚饭吧,总是吃丁老师的,今晚破个例。
北方人来此地做的肉夹馍,适合打工仔和打工妹的消费水平,他请得起。
她跟着他停下车,正要锁车,她偷偷指着掌柜旁边的三岁女孩,正蹲在案子边上小解。
液体从源头流出,在案子下分成若干支流,九曲十八弯地要来灌溉掌柜的脚。
她笑着拉了他一把,打头推车朝马路上走去。
月亮还真出来了,不过长着绒毛,给那个少年郎一个月朦胧鸟朦胧的美好夜晚。
那两条细长臂膀蕴藏着温暖的拥抱,拥抱落空了,此刻已经过了九点。
果然,他们走了十几分钟后,短信又来了。
一定是催问,你在哪里?或者,收到我上一条短信吗?但是她没有读短信,更没有停下车来回信。
他紧跟在她身边,听见又一条短信来了。
少年郎等急了,一定在催问:心儿你现在在哪里?我已经等在老地方了,双杠旁边也许已经成了他们幽会的“老地方”。
他提醒她:“你不看短信?”感到自己有些居心不良。
“到了餐馆再看。
你不是饿坏了吗?”她说。
他的饿此刻是她的当务之急,为此谁来短信都不重要了。
就是报火警、匪警的短信,她也顾不上看。
他感动了,也有些愧怍。
谁能说她不疼他呢?她两脚飞快地在脚踏上蹬着,眼睛向街道两面搜索,急于找一家便宜而干净的小馆子。
可是在这个建筑没完没了、拆迁没完没了的城市,便宜的馆子不少,但便宜和脏总是联系着。
她终于停下车,一家连锁的粥面馆就在左边,玻璃是明亮的,灯光是通透的,好兆头,证明盘子、碗和桌面不会脏到哪里去。
进了门,发现他们俩是整个餐馆唯一的就餐者。
就餐时间早已过了。
他听见又一条短信闯进她的手机。
她仍然顾不上读信息,急着读柜台上方的餐单,一边不回头地问他:“想吃什么?面条还是粥?小菜挺丰富的呢!我们点几个小菜吃粥,好不好?”
他“嗯”了一声,根本没心思,心思全在她的手机上。
叫刘畅的少年郎隔着那个手机翘首以待,望穿秋水,拥抱着空气。
那两条细瘦的臂膀只有十四岁,不知要练多久练多狠才能长出点男子汉的肌肉来。
也许一辈子都别想长出像样的肌肉,长成他这样的块头,看看他那点破基础,还温暖的拥抱呢!
点好了菜和粥,她和他开始找座位。
他朝靠窗那排车厢式的座位走去。
两人坐下来,他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没人给他发信息。
做治疗的时候他一直是关机的,看来开机还是关机无所谓,没人惦记他。
“你好像有话要说?”她问。
他看她一眼,不置可否地笑了一下。
笑的痛苦她看见了,她温柔地说,她能感觉到他被话憋得要炸了,她也十八岁过,也是一肚子无法书写的语言。
她也觉得被那些话憋坏了,憋得快成诗人了。
她笑起来。
再接下去,她就同情地陪着他一声不响。
可恶的短信又来了。
她从皮包里掏出手机,他看见她的眉头抖动一下,然后那对眉毛就皱了起来:因为她眼前是一长溜儿相同的手机号,尾数“666”。
她逐条打开此前来的那些信息,手机的微光投在她的脸上,使她的脸有点走样。
也许使之走样的是她过度凝神的表情,眼珠几乎有点斗鸡。
然后她抬起头,好像她对面是空的,没坐着一个叫邵天一的人。
就这样愣了两秒钟,她急忙回复了几个字。
她的手指回复短信可真够快的,比她的唇齿还快。
对于这一点他要负部分责任,因为他有时一天要发四五十条短信给她,多半时候会收到她的回复。
他们相处了近两年,千万条短信从他们的手指尖弹射出去。
现在距离那个粥面馆的晚上已经有十个月了。
他早已从自己的肉体中解放出来,像密密麻麻的信息一样无形骸,自由而孤独。
应该说信息和信息从一开始就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所以勇敢,远远比他们本人大胆,也远比他们无辜,没有年龄,没有彼此的悬殊身份造成的种种不可能。
信息和信息恋爱,信息对信息发情,生发死去活来的快感,有时会把快感传导给他们本人,他们对此毫无办法。
来自刘畅的信息显然把她弄得心浮了。
她的大眼睛升起猜疑,然后把猜疑投到他眼睛里。
他明白她猜疑什么,那条幽会约定被删除了。
还能是谁删的?她应该直白地追究:是你干的吧天一?怎么可以随便碰我的手机,偷读我的信息,再擅自删除它们呢?假如那样,他心里会好受一些。
但她什么也不说,从猜疑到判断再到宽恕,一个字不提。
小菜和粥被一个年轻女服务员端来。
服务员的眼睛有些倦,但还是在观察这对男女的关系:母子?肯定不是;姐弟?也不像;朋友?岁数差得有点大,怎么谈得来?不管怎样这对男女在这个时间来吃馆子,够她猜想的,够她解乏的。
她把六碟清爽的小菜一一放在桌上,还有两碗雪白的大米粥,色香味都好。
小店淳朴无华,连饭菜都给人安慰,而他吃撑了似的看着它们。
“你不饿了吗?”
她说着把一次性筷子从纸袋里抽出,相互摩擦,把上面可能有的毛刺打磨掉,然后把筷子放在他面前。
他拿起筷子,吃撑了没事干似的夹起一根凉拌海带丝。
“怎么了?说话呀。
”她不太高兴了。
这种沉默是自虐也是虐她。
他开口了。
一开口就是死亡。
她抬起头,给粥烫了似的。
他说,好多天没有睡觉,死了就可以睡了。
“怎么会好多天没有睡觉呢?你不是说失眠基本好了吗?只不过需要巩固疗效才……”她说。
他用摇头打断她。
“扎了一年针,白扎?……没有好转?”
“没有。
”
“从一开始到现在,没有一点疗效?”
“嗯。
”
“你每次睡着都是装的?”
他沉重地点点头,认罪一般。
他知道这对她来说很残酷,但他就想对她残酷,那几次的微小疗效他也不承认。
就让她明白,一切全是白搭。
“那……你一直在骗我?”她说。
他不说话了。
“你为什么要骗我呢?”
他活腻了那样一笑。
就骗你了,怎么样?
他以这个残酷的自我揭露来报复她。
原来你的温暖拥抱也有别人的份儿?她看了他好久。
打击太大了,她一时不知怎么接受。
他骗了她那么久。
她受骗上当,又不能发泄,不知道怎么发泄,世界上没有一种发泄形式适合用到此刻。
他骗她花了一年时间,花了成吨的汽油,一趟趟开车去二十多公里以外的军区医院,到头来全是一场空。
他看见她的震惊转化成悲哀,又转化成眼泪。
就像个受到背叛的痴情恋人,想到自己受骗时的傻气和甘愿,委屈极了。
她没让眼泪落下,脸转向别处,这么大个人了,还当了多年的先进班主任,被愚弄得这么彻底?!
他们什么话也没再说,吃完饭各自骑车回家。
“那你今天怎么想到要跟我说实话?”回家之后他收到了她的短信。
他短信说:“今天不说,什么时候说呢?总要说吧!”
他报复了她,回到家已经感到没劲,无聊。
“你浪费了你自己的宝贵时间,浪费了我的时间,甚至浪费了我女儿和我父母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