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3/3)
面包(当然将来一定会吃),再说钱也不多,回来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了,而且不一定有很多的收获。
尽管有这么多坏的心理准备,还是想去。
就算哪儿都不去,青春一样很快就没有了。
趁着我还年轻,有一点钱,那就赶紧去做,我很怕自己临时又反悔了。
有些事,总是想着等以后有时间、有闲钱了再做,可是一旦错过,机会往往就再也没有了。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有才气的作者,也没有读过很多的书,虽然有人称赞过我有灵气,不过这也许是别人恭维的话,当不得真。
我也不是中文系出身,写起东西来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
我想够了,我该从电脑前走出来了,发泄掉不好的情绪,好好的生活,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做运动,多读一点书,认识新的朋友,学会观察,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才华之所以横溢,是因为厚积薄发。
如果有一天,我开始了新的旅程,我希望有人还会为李李翔鼓掌。
我说的这些话,都是心里话,倾心吐胆话衷肠。
如果不是因为《心动》的出版,这些话我也没有地方说。
有时候用文字倾诉,比用语言更为妥贴。
烦闷无助的时候,常常有倾诉的欲望,然而刚刚开了一个头,看见对方的脸色,只好失落的一笑,不动声色转移到一个轻松愉快的话题;就算对方体贴地耐着性子听完,说出来的安慰的话,也不过是隔靴搔痒,并没有说到痛处,失落更甚。
我要谢谢读者朋友,是你们让我这么幸运,有这样畅所欲言的机会。
《心动》这个文,我自己觉得还蛮不错。
节奏快,不拖沓,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情迂回曲折但是简单真挚,语言经过一再的修饰,应该不至于有大的错误。
当然,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可是目前,我已经尽力了。
我能做的部分全部都做了,至于其他,我无法预料,也不想去想它。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那是我的心在动。
你可曾听见?”这种爱慕纤细敏感,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大概只有女性,才能明白里面的起承转合。
因为怕拒绝,怕难堪,怕心碎的太直接,所以采用如此艺术委婉的方式表白。
然而男性的思维往往是理性而粗犷的,大约很难理解这种脆弱却又渴望的心情。
我解释的目的是希望这句有点玄的告白不至于给人太坏的印象。
写这个文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心动,爱情将会怎样?
一刹那的心动,柔软的,甜蜜的,悸动的,一生都记得的那个瞬间,也许就是爱情最真的本质。
为生活忙碌,为理想努力,为许多连自己也不明白的事情而辛苦,可是我依然坚信,爱情是重要的。
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让我鼓足勇气对他说,你可听见我的心在动?
李李翔
0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