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应知闺内善周旋(3/3)
我的眼泪。
许久后,我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抬头看他,浅笑道:“皇上……”
“叫我‘遥’,薇儿。
”他一直环着我。
“遥,”我的脸微微发热:“我备了茶点,要不要用一些。
”我朝搁在长榻上的一块锦缎扫了眼,继续道:“臣妾还有一点事没做完。
”
沈羲遥顺着我的目光也看到那锦缎,走过去拿起来看着赞赏道:“这是要做荷包吗?薇儿的绣工真好,你绣给朕的荷包,朕一直带在身上。
此刻若换新的,还有些舍不得。
”
我巧笑道:“皇上若是喜欢,臣妾改日再绣一个万寿无疆的。
”我拿过他手中的荷包:“这个是送给三哥的。
皇上赐给他的名衔已经足够,臣妾只是想尽一个妹妹对兄长的感激之情。
”
看似解释的言语却能让人心中激起涟漪。
沈羲遥走到我身旁,低声问道:“之前你已赐给他们荷包,这个可想好了做什么?”
我眼中显出为难来:“就是还没有想好,这才有些着急呢。
”
沈羲遥细看了半晌道:“不如做只折扇。
朕来题字,你看可好?”
我俯身下去:“皇上的御笔可是难得,臣妾替哥哥谢皇上恩典。
”
他扶我起来,眼波里有点点星光:“谢什么,若论起来,朕还是他妹夫不是?”
我赧然一笑:“皇上说笑了,君臣就是君臣,改变不了。
”
我低头拿起针线,不看沈羲遥,“皇上略等等。
”
不一会儿便将图样完成,沈羲遥提起朱笔,略一思索写下:“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
扇子连夜赶工,终于在兄长觐见前做好了。
锦缎扇面,红木扇骨,下垂一绦墨蓝色流苏,中间坠一串阖田白玉制成的五谷。
扇面上尽一丛沉甸麦穗,金黄的色泽衬在光洁的白锦上,极是醒目。
第二天太阳还没露头我便醒了,此刻天际间有浅红的光亮。
沈羲遥还熟睡着,我披衣起身走到窗边,清凉的风透过半开的菱窗拂在面上,令人精神一振,晨起的慵懒一扫而光。
不知为何,心中突然有些许孤单,脑海里那个一直被我刻意埋藏的身影,只有在这样寂静的时刻,才会无法控制地出现。
他的目光,柔和清朗,总带着温润的笑意凝视着我。
所有的寒冷似乎都被这春光般的目光扫去,只留温暖在心。
我不由双手护在身前,有泪静静滑过面颊。
但我终也只能将那泪水擦干回到床上,这样咫尺的距离间,我无法避免地感受到沈羲遥身体的热度,以及他伸过来搂住我的臂膀。
我也只能闭上眼睛,强迫自己睡去。
这一觉睡到沈羲遥离开。
起身后在镜前踟蹰许久,终挑了件银白洒朱砂的复纱罗裙,腰间浅红丝绦缎带,一直垂到裙底。
挽一个摇摇欲坠的堕马髻,唯一只老银点翠精工孔雀羽簪,腕上一串彩珠手钏。
腰间的绦带底端缀一双细小的紫金铜铃,行走间有清亮可人的“叮咚”声传来,倒是有几分尚在闺中的味道。
我想着,毕竟是去见三哥,即使岁月将我们的身份改变,但兄妹亲情却始终变不了的。
时间定在午膳后,又选在丛芳榭处相见,此处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
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
大哥与三哥垂手而立,站在八角亭上并肩观望面前的疏胜绝景,言谈甚欢。
我远远站在一旁,轻声吩咐身边的小太监不要出声。
我深知,此日一见,下次又不知何时了。
安静地站在一丛杏花后,看三哥面如冠玉,眸似朗星,大哥沉稳持重,带了难得的自在笑容。
我听见他们在吟诗,句句佳妙,不愧为两届状元郎。
惠菊轻轻拉了我的袖角,低低道:“娘娘,时候不早啦。
”
我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三哥先回头,有那么一瞬,我似是回到了在凌府的日子,眼前漾漾湖水衬进他的眼底,化做金光点点。
我正欲上前,就见大哥与三哥跪拜下:“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小民参见皇后娘娘。
”
我已经伸出手无力地垂了下来,眼角酸涩,好容易忍住轻声道:“两位哥哥不必多礼。
”
八角亭里早摆放了应时瓜果,我与他二人坐定,便让宫女太监远远守在十步远处,如此才放心下来。
三哥端着一盏窑变釉双卷草耳杯慢慢饮着,大哥与我说些前朝之事。
我只安静听着,间或扫一眼身边的三哥,他似是在听,却又没有听的神情极安宁,我不由就笑起来。
大哥略微不满地看了我一眼:“跟你说正事,你又……”
我执起手中一把素扇掩了面,挡不住充满笑意的眼睛,声音却正式起来,“大哥,难道你不知,后宫不可干政?”
大哥“哼”一声,却不是生气,他看了看我道:“你是凌家的女儿,不一样。
”
我用团扇轻轻扇着,看着水面波光粼粼,转向三哥道:“前日我去见了丽妃,她告诉我她父亲是被冤枉的。
”
三哥喝了杯茶,语气如话家常一般:“他是不是被冤枉,薇儿不清楚吗?”
我垂下眼:“可丽妃说她父亲有异于旁人的书写习惯,若是仔细比对,一定能发现问题。
”
三哥喝水的动作滞了滞,大哥冷冷道:“任他什么习惯,都翻不了身了。
”
我却略有担忧,“只怕皇上念了旧情去看她。
”
大哥看了我一眼,意思分明。
我笑了笑:“这种事我不好拦。
”叹一口气故作委屈道:“谁让我是皇后呢?”
三哥“哈哈”笑起来:“小妹,你啊!”
大哥看着我:“那你必想到法子了。
”
“一劳永逸的法子。
”我的笑容温和:“让她再开不了口。
”
“通敌文书方面,你放心。
”三哥将茶杯放下:“当日卖粮签有协议,孟翰之刚看完他的副将突然进来报告,我的人趁机将最后一页换成了通敌文书的末页。
他怕被人发现私卖军粮就匆匆签了。
所以,签名确实是他亲笔。
至于文书内容,”三哥狡黠一笑:“自有军中细作为他写了。
”
我心中大石总算放下,端起茶杯饮了一口。
笑道:“那副将进来的真巧啊。
”
三哥笑了笑:“孟翰之哪里知道,他的副将虽对他唯命是从,却早想取而代之。
”
“何况孟翰之的过错不止那一件。
”大哥拿起桌上一块绿豆酥尝一口,“若不是你说将所有罪过一起呈上,我也不会去查他家产。
”大哥皱皱眉,将那酥放在一边,再道:“这一查,竟有意外收获。
”
我“哦?”了一声。
三哥也尝了块绿豆酥,摇摇头搁下:“孟家与柳家联合,暗中经营大小青楼十数家。
”
大哥看着我:“这个我还没报,你怎么看?”
我将扇子抵在下颌上,想了想道:“既然孟翰之现有的罪证已经被诛九族,那这个先搁下吧。
”
“也是,牵扯到柳家怕生变故。
”大哥点点头。
“来日要除去柳家,这可是现成的罪证。
”三哥笑得清雅,眼中却有精光。
“还有一事,不知该不该跟你说。
”大哥有些犹豫。
“小妹迟早会知道的。
”三哥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两位哥哥有话直说。
”我有些紧张。
“你可知,那个推你入水的乳母,是谁?”大哥问道。
心底最深处的伤痛被揪出,我不由紧皱了眉头:“我无意间得知她是丽妃的人。
”
“那你可知,当初小桂子为何要刺杀你?”三哥再问。
“不是因为他弟弟因我惨死?”我看着两位兄长,心里突然没了底儿。
“小桂子与他弟弟自幼就分开了,并无什么感情。
”三哥为我的茶杯斟满茶:“他入宫前是在孟家做小厮的。
丽妃入宫后孟家将他送了进来以备不时之需。
据我所知,当日要打死小荣子的主意,其实是丽妃出的。
”
大哥看着我:“现在你明白了?”
我突然有种不寒而栗之感:“哥哥的意思是,小桂子是受丽妃指使。
”
大哥点了点头:“杀了你,嫁祸给柳妃,一举两得。
你不想想,一个洒扫太监怎会巫蛊之术,又怎会有那样罕见的剧毒?”
“那一次害你不成,丽妃只能另想办法。
”三哥继续道:“当初给小公主选乳母时,各府都送了人进来,选中的其中一个是孟家的。
那乳母推你入水后自尽了,大家都疑心是柳妃的安排。
”
“哥哥是如何知道的?”我紧紧攥着裙子,因为用力,指骨都微微发白。
三哥看一眼大哥道:“你让大哥去查孟家,大哥查的很仔细。
”
我起身,朝大哥微微一福:“多谢哥哥!”
大哥叹了口气:“本来我们不想说。
只是后宫险恶,想给你提个醒。
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一时能辨别清楚的。
”
我点点头,“谢哥哥指点。
”
大哥看着我,语重心长道:“薇儿,你很聪明但心太软,总认为人心都是好的。
所以不要怪哥哥旧事重提。
三哥“呵呵”一笑,将两杯茶递给我和大哥,“好不容易进宫不要总说这些了。
”他朝我眨眨眼:“薇儿能在那样的境地下派人送出消息来,就证明了她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三哥拍拍大哥的肩:“更何况,还有我们在外面不是?”
大哥也终于笑起来:“那当然,薇儿可是我们最疼爱的小妹呢。
”
我将杯子举起:“薇儿以茶代酒,谢过哥哥。
”
两位哥哥一饮而尽,然后与我闲话琐事。
我见三哥大部分时间不言语,偶尔会出神看着湖面,眉宇间若有所思,不由关切道:“三哥,可是有什么事?”
三哥踟蹰半晌,看了看大哥,大哥却微微摇了摇头,正好被我捕捉到。
“到底是什么事要瞒着我?”我不满道。
三哥朝大哥做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面对我,敛去一贯的随意,郑重而低声道:“这次去边塞,在靖城我见到一个人。
”
他身后,纹倒影滉,漾楣槛间,澄明的天上洒下金色的阳光,在湖面上随着风吹起的涟漪微微地晃,微微地晃,就像我心中波动,无法抑制。
“望舒。
”大哥低低喝一声,飞快地看我一眼。
我端着五彩龙凤纹杯的手一颤,里面碧绿的琼浆略略波动,晶光点点落在银白洒朱砂的复纱罗裙上,只几点,慢慢浸透成一片灰白。
好似胸中的一片涟漪,惊起眼波微润,心口微酸。
但面上不动声色,啜一口上好的茉莉雀舌毫,微苦的味道浸润了舌尖,不由轻忒了眉。
我缓缓放下茶盏,抬头正欲说什么,便听三哥道:“话说前日受了皇上的封赏,心中有愧啊。
”
大哥他扫一眼三哥道:“做都做了,还说什么有愧?”
三哥“呵呵”一笑,又恢复脸上一贯的轻淡之色。
我却望着湖上几支荷箭,淡淡道:“那本就是三哥应得的,也是我凌家应得的。
”
三哥朝大哥扬扬下巴,笑容中有点点得意,大哥转过头去不理他,但面上却没显出介意。
一时间仿佛回到旧日时光,三哥与大哥争执,我往往帮的都是平日里最亲密的三哥。
“你不是有东西要给薇儿么。
”大哥故意沉着脸,看看天色道:“可不早了呢。
”
三哥收起脸上笑意,动作间带了些郑重其事,四下看了看,小心从袖袋中取出一只匣子。
我狐疑地接过,那匣子十分普通,以白杨木制成,没有上漆添色,甚至连个雕花都没有。
只有正中以月白色石子嵌出一朵五瓣花来。
仔细一看,那并非石子,而是狼牙。
我一下就明白过来,几乎迫不及待地将那盒子拥入怀中。
三哥眼中露出笑意,更多的却是怜惜。
“打开看看。
”三哥道:“里面的才重要。
”
盒子无锁,雪白的一片狐皮上,有一张折成飞鸟的白纸。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心底默默道。
迅速拆开,他的字体依旧遒劲,虽在匆忙之中写成却无半分凌乱之感。
就如他人一般,任何时候都能沉稳淡定。
“见字如面。
收服回鹘只在朝夕,虽不解卿暂缓发兵的决定,但万事具备,粮草甚丰,也就无关早晚。
一切安好,不必牵挂。
后宫险恶,万事小心。
”
我将纸张慢慢折回飞鸟模样,语气平缓:“靖城还好?”
三哥点点头:“裕王大军刚到时,回鹘嚣张确有危险。
但裕王用兵如神,身先士卒,靖城很快便被收复,同时重挫了回鹘军队。
”
大哥朝那信努努嘴:“这个不能留。
”之后指指匣子:“这个你倒可以带回去。
对外说是望舒带来的便好。
”
我点点头,但舍不得将信毁掉,毕竟是羲赫亲笔,与我,意义非常。
“裕王已派人打入回鹘军队,我这边让管事与回鹘大将接触,挑拨关系,已有了成效。
”三哥笑得胸有成竹:“所以,收服回鹘只在朝夕。
”
我微微施了一礼,三哥忙道:“你是皇后,这礼我可受不起!”
我盈盈笑道:“这番谢你,不是以皇后身份。
”
大哥叹了口气,看着我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知道大哥想说什么,垂首敛目道:“大哥,我会记住我的身份。
”
大哥眼中闪过怜惜,他压低了声音:“其实若你能和他在民间幸福终老,我也是乐见的。
总比你在这里处处危机强。
”
我却摇头:“我要在这里。
”仰起脸,我知道自己眼中的目光此时一定是坚定的,“从前我没做到的,从前我失去的,我都要一一讨回来!”
大哥与三哥对视一眼,终于没有再说什么。
我也将心绪逐渐放平,伫立在亭边半晌,终于又对三哥道:“靖城真的可还好?”
三哥看了看我,朝那信笺扬扬头:“不是都说了,都好么。
”
我微微一笑:“他自会那样讲。
”言语中不自觉地带了甜蜜与担忧。
三哥的笑容和煦,“真的一切都好。
不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
“是啊,”我喃喃道:“不好的时候,已经都过去了。
”
其实,我又何尝不知,靖城不会不好呢?
当初孟翰之虽然将粮草卖给商客再转卖百姓,但那不过是我与三哥设个套给他钻而已。
羲赫到达靖城后,那匹粮草自然又送回军中。
而那二十万石被“敌军”劫走的粮草,不过是些小计谋罢了。
羲赫带兵作战思虑周全,是常胜将军,怎可能被“敌军”截了后路?
而这样做,既可以恢复我的身份,又可以带给凌家荣耀,还可以令羲赫立下功劳,如此一箭三雕之事,何乐而不为?
我的唇角慢慢泛上一个快意的笑容,转身正欲与两位哥哥说什么,忽见大哥迅速站起身挡在我面前,一手指着远处湖上亭亭幼荷,一面吟道:“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
蕙菊脆生生的声音响起:“给张总管请安。
”
我定睛看去,不远处张德海正从柳枝后走来。
三哥迅速站在我身旁,接道:“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
我忙将手中的信笺揉成小小一团拢在袖中,这才含笑看着近前来的张德海。
“老奴给娘娘请安。
”张德海打了个千儿。
我微笑道:“张总管不必多礼。
”
张德海起身,又躬身向大哥与三哥道:“给尚书大人请安。
问凌三公子好。
”
大哥虚扶一把:“张总管客气了。
”
我一下下摇着手中团扇,笑吟吟道:“张总管此时过来,可是皇上有吩咐?”
张德海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今日两位公子进宫,皇上赐宴清夏斋。
”
我点头笑道:“皇上怎想着移去清夏斋?”
张德海笑着解释:“本是在上下天光殿的。
可皇上怕三公子在江南生活久了不习惯京中暑气。
又说既是家宴,上下天光显得生分。
方才赐宴清夏斋的。
”
大哥和三哥忙施礼:“臣等谢过皇上。
”
张德海朝我施礼:“容老奴告退。
娘娘也请早些准备。
”之后看着两位兄长道:“若是大人和公子想歇一歇,可以去荷风斋,老奴已让她们备下瓜果点心了。
”
“还是张总管细心,多谢了!”大哥和三哥抱拳谢道。
张德海笑笑:“应该的,应该的。
”说完便告退了。
我没有立刻回去坤宁宫,只指了近处一支半开荷花,那荷瓣上一抹极淡的绯粉,如天边最后一缕霞光,却不刺眼。
我沉思了片刻,慢慢道:“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说罢不再看两位兄长,唤来惠菊回坤宁宫沐浴更衣。
三哥点了点头,低声道:“此句,我定传给大将军。
”
我低眉浅笑,眼波流转。
却只是迈出脚步。
身后,大哥和三哥拜送:“臣等恭送皇后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