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我在诏狱看大门> 第47章 此生不见

第47章 此生不见(1/3)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就在王管家出门找大夫的短短时间内,王家两个姑娘失踪的事情,立即在浔州城里传的轰轰烈烈,掀起了城内最新的一股八卦风潮。

     身为半个当事人之……三的“似锦酒楼”万掌柜等人,从王家出来后,一路上也不免受人指指点点。

     “多好的小伙子,怎么王家两个小姐宁愿离家出走都看不上呢?” “不会有什么暗疾吧?” “是不是犯了事才逃到广西来的?身上背着案子吧。

    ” 万达听不懂当地土话,一路毫不在意地走着。

    还因为账册顺利到手了,心里爽快,脚下也虎虎生风。

     倒是听得懂当地土话的杨休羡和梅千张两人,听着身边这群三姑六婆和左邻右舍的阵阵编排,脸色都很是尴尬。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

     应该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有媒人上门,给他们保媒拉纤了吧。

     一行人回了酒店,还没进门,就看到邱子晋倚在门边,一脸焦急地看着他们。

     “掌柜的。

    京城那边来消息了。

    ” 终于把他们盼回来了,邱子晋拉住万达的手将他拉进店里。

    关上门,紧张地说道。

     刚才店里来了两个行脚僧人,在这里讨斋菜吃。

     广西这里虽然是汉僚杂居之地,但是信佛崇教的人很多,城内外寺庙遍布。

    这些僧人时常在城内外走动,祈求施舍。

     就在高会去厨房给他们盛饭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和尚俯身到邱子晋身边,将覃公公将要莅临的消息告诉了他。

     原来这两个人不是和尚,而是东厂的番子乔装打扮的。

     稍后,两人拿了装满素菜和白饭的钵盂,对邱子晋行礼后,转身离开。

     除了告知他们覃公公的消息,两人还带来一个情报。

     王家的两位姑娘,已经被他们在城郊拦下。

    至于如何处理,还要问一下万镇抚的意思。

     涉及到锦衣卫和东厂内部机密,这回没办法让梅千张旁听,万达打发高会和他去汪府给汪直问好,看看小家伙到底有没有事儿。

     听到又要去汪家,梅千张表情复杂,不过也没有拒绝。

    收拾了一下后,跟着高会一块去了。

     “陛下居然会派覃公公出宫,不会是军情有变吧?” 万达趴在桌子上,忧心地问道。

     “不排除是用兵的方略有所调整……我们呆在浔州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 他们之中,杨休羡最有经验。

     覃昌这样身份的宦官离宫,朝廷内部必然将会有大的举动。

     “幸好我们运气好,已经掌握了最重要的一部分情报了。

    ” 万达将账本从怀里掏了出来,一本本放在桌子上。

     “如果这个账本没有错的话。

    浔州的问题就大了。

    ” 把两位王小姐的问题先放到一边,众人粗略地看了一下这五六本账本,表情沉重。

     王员外的生意果然不是特别“干净”。

     应该说是很“不干净”。

     王老爷说他城外有良田万顷,应该不只是水田稻田,还包括了很大一部分山地。

     而城外的山地,世代都是僚人的家园。

     要知道,从洪武三年开始执行的“开中法”,其最初的目的,是因为边军疾苦,缺粮少盐。

    为了鼓励盐商们将粮食运到边境,补充当地粮草,换取盐引的良法。

     正所谓:中盐之法,军守边,民供饷,以盐居其中,为之枢纽,故曰开中。

    (《明史》) 虽然这条法令在执行了没多久后,就开始有些荒腔走板,从运粮变成了在驻军旁边种粮。

     不过好歹也因为这样,开垦出了边疆的大片荒地,解决了民生问题。

     尤其是河套地区,辽东辽北,乃至靠近漠北的广大区域。

     原本因为连年战乱,百姓四处逃荒,良田荒芜,人烟稀少。

    有些则干脆自古都是无人开垦的荒地。

     把这些地方开垦出来,完全符合孔子他老人家说的那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惠而不费。

    ” 虽然有明朝有驻军戍边,屯兵种地的传统,但毕竟军队的能力有限。

     建国之初,几个重要的边城都没有办法恢复农耕和商业流通,不利于边境发展和人口增长。

     有了这些盐商在当地屯田,招募农民耕种,又源源不断地将内陆的各种茶叶、布匹商品带到边境,很快就带动了当地的发展。

     几年下来,至少在北边的几个卫所,商屯都经营的挺不错的。

     要说有什么问题,问题也很明显。

     北边那边,发生的最多是所谓“占窝”——就是皇亲,勋爵,宦官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势力,买通户部,将本该发给商人的盐引,批给他们。

    然后再由他们,转卖给盐商,先赚上个一笔。

     如此一来,商人们势必将会在当地大肆剥削。

    甚至同时从事私盐贩卖,边境走私,以求尽可能地弥补其中的损失。

     不过北边那边空地多,虽然“开中法”在那里实施的有些不对劲,好歹没有和当地的牧民抢地。

    只是“占窝”,没有“占地”。

     但是西南这边却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土人们刀耕火种,在这里可是种了几百年的地了,边境的田地并不是无主荒田。

     王员外应该是通过一番运作,将当地土人有主的熟田,改名换姓,弄成了“商屯”。

     一边是贵戚“占窝”,一边是商人“占地”。

     这“开中法”的弊端到了广西这里,等于两头全占了,岂能不出事. “果然是‘京中有人’。

    ” 这么多账本里,有一本是专门记录和顺天府,应天府的各个世家大族还有官员应酬往来,利益交换的簿册。

     “不愧是两淮盐商,南京的这些勋贵们,就占了一半以上。

    ” 杨休羡粗略地翻开了一下,就眉头大皱。

     邱子晋正在抄录别的账簿,也是边抄写边叹气。

     为了不打草惊蛇,等他们将这几本账本抄下之后,还要让梅千张把这些原样送回去。

     大明朝实施的是所谓“两都制”。

     自从永乐大帝朱棣将大明的都城,从南京应天府迁移到了北京顺天府后,原来的很多老朱家的亲属们,以及当初经历了胡惟庸案和靖难之役还活下来的开国功臣的后裔们,被留在南京养老。

     北京顺天府有的六部,国子监,督察院,宗人府,这些南京应天府全部都有。

    除此之外,南京还有镇守太监,其地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

    还有一个所谓“参赞机务”。

    看起来气势十足,完全可以和北京分庭抗礼。

     不过南京的官员们,多是闲职。

    南京朝廷,更多的用处是官员养老和贬谪所用。

     就像是之前因为废后吴氏被牵连的牛玉太监,也是被贬到南京孝陵种菜。

     朝中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到了南京,说明政治生涯也就到头了。

    但是皇帝也不想继续反攻倒算,就留着颐养天年吧。

     于是这些人地位尊贵,无所事事,仗着皇家恩荣,和不远处的那些淮盐商人们勾勾搭搭地结成了利益链。

    既卖给了他们盐引,还成为了他们胡作非为的“烟雾弹”。

     不止南京,北京的皇亲贵戚和太监们,因为手握实权,赚的比起南边的亲戚来,是只多不少。

     一句“京里有人”,就能打开多少方便之门。

     “看看,这些贩卖盐引的勋贵,最低都是子爵。

    还有伯爵……各地镇守太监也位列其中。

    这个李太监,可是伺候过宣德帝的老人了。

    袁指挥使都曾受过他的关照。

    ” 杨休羡指着账本上的那一个个金尊玉贵的名字,痛心疾首地说道,“这些国家的蠹虫。

    那个太监‘黄仁’不过只是私自逃营,勾结土人,讨好上司罢了。

    与他们相比,才得了多少好处。

    ” 所谓“国贼”,不过如此。

     听说南京兵部至今按兵不动,就是因为兵部和户部还没凑够粮草。

     杨休羡随手翻翻,就王员外这些年贿赂这些高管贵戚的银子,加上从他们手里购买盐引所用,七七八八加起来,也够凑上好些了。

     “改革盐法,看来势在必行了。

    ” 邱子晋抬起头,严肃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浴血山河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我是大玩家 最牛古董商 熬鹰航空业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重生之围棋梦 修真聊天群 东北往事3黑道风云20年 东北往事2黑道风云20年 花都兵王 天才相师 宝鉴 校花的终极护卫(校花的全能保安) 超级玩家 重回80当大佬 驻京办主任4 驻京办主任 隔壁那个饭桶 官运 火影之最强震遁 幻符 苍雷的剑姬 带着火影重生日本东京 荒野直播 诛仙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上位 极品天王 东北往事2黑道风云20年 被诅咒成猫后我成了万人迷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2 第101次逃婚(上) 手术直播间 天下珍藏 驻京办主任 朝夕之间 我成了二周目BOSS 魔法师的幸福时光3:空痕 刀剑神域05:幽灵子弹(上) 仙路至尊 青梅仙道 反套路快穿 重生西游之万界妖尊 武逆 阳神 猎魔烹饪手册 散花女侠 玄兵破魔 钧天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