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我很喜欢小嫂嫂(1/3)
沈竹总算安安稳稳地出了京城,在路上就开始仔细研究这些年大名府的调度。
大名府每年上交的粮税和粮草的存储有关。
若是麦穗两歧,上缴的粮税也一定十分丰裕。
若是凶年饥岁,上缴的粮税也一定非常苛薄。
但是大名府的粮税很有意思,每年从度支边上报的粮税都很富足,近年也无荒年,明明应该收成很好,但是百姓连年哀怨载道。
如果大名府粮草供不应求,那么打起仗来,辎重货物也一定会断。
于是沈竹从御史台调了文书,果然大多数额都作了假。
问题就是,能在度支上报给朝廷的数额上作假,李珏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李珏对这事就默认了?
这才刚开始,沈竹就已经有点不敢再往下查了。
李珏不仅是疯,他还是个权臣。
贪污受贿,舞权弄势,李珏都有参与。
沈竹问自己,就算当年的事有隐情,那李珏现在做的这些事,却是实实在在经由了李珏的手。
沈竹让自己冷静,进一步在御史台的文书里,查这些年大名府的税收都由了哪些官员管理。
不查还好,一查沈竹竟发现,管理税收的官员,都是大皇子的人。
沈竹握着文书,他知道李珏在皇宫中是什么了。
李珏是权衡的棋子。
皇子之间争储势必要分权,朝廷结党也要分权。
皇帝不提倡官员之间结党,但皇帝本身要结党。
他想扶持小皇子李构,可又不放心把所有权力都放在李构手里。
而且李构年纪尚小,皇帝不可能让小皇子这么小就成为其他皇子的靶子。
所以李珏是最好的人选。
李珏手握权力极大,无论是大皇子在大名府的税收动什么手脚,李珏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这就意味着皇帝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皇帝不过现在是懒得和大皇子一般见识,等到了时候,把贪污的税收和假报的数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甩,大皇子就可以下台了。
估计其他的皇子在李珏手里也有着不同的把柄。
这样,既在表面上制衡了其他的皇子,也集中了权力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