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绿豆汤与胖厨子(2/3)
少一分都不是这个味,即使是家家都做的食材,也是各家有各家的味。
沈老爷子教人,光火候这关就是要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年,鱼汤鸡汤老鸭汤是基本,但是像这小小一碗绿豆汤也是不能放过,老爷子名言,连一碗绿豆汤都熬不好你也就别来丢人现眼了。
好吧,其实老爷子没说这么的大白话,却也是这么个意思。
毕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燕窝鱼翅,但是人人都吃的东西都做不到最好,也就没脸说自己是名厨了。
汉子听到沈念池的称赞更是喜笑颜开,一个劲地夸“你这张嘴呦,真是羡慕死个人”。
这不是虚言,厨子靠的就是一张嘴跟两只手,一张嘴能辨万千食材百般滋味,两只手能炮制出大千世界。
手固然重要,但是可以后天努力,嘴却天生,即使练得再多,有些人终究是会差着半截,别看是半截,确实隔着天与地,高下立判,这就是厨子与厨师的差别,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称“师”的。
别看只是一碗绿豆汤,这个谁都能分辨,但是能辨出是谁熬的本身就是本事,一碗汤的味道不仅仅源于食材本身也源于做它的人,不然为什么饭店里大厨跟三厨的菜叫价不同呢。
更何况尝出里面加的是新的槐花蜜,毕竟像花蜜这种东西可以长期保存,大多数人是分不清新旧的,更别说是加了多少,小半勺就是小半勺,沈家的调料勺统一定制,多少就是多少,做菜的时候哪怕多了那么细细的一层都不行,老爷子的汤勺可是不饶人的。
中餐里没有精确到克的概念,大多是一满勺、一平勺、大半勺、半勺、小半勺、几滴等等诸如此类的模糊概念,中餐难做也难学一半原因由此,厨子做菜靠的是经验与味蕾。
沈念池听了夸赞也不骄傲,只是笑眯眯的,看的四个小伙子更是一阵眩晕,没办法,虽然是辈分在那里,毕竟是少年,都爱看个美女,更何况自家小师姑,不仅颜正,脾气好(这是真心话,比自家师爷和师父好了不止千百倍),人爽快,没那些腻腻歪歪的,整个沈家就这么一个女的,不光是老爷子,就是他们也是拿着当祖宗供着。
就是这么被一堆人哄着,沈念池也没变骄纵,大大方方一姑娘,对谁都笑眯眯的,轻易不发火,要是老爷子发脾气,更是能当灭火器使,绝对的高精准,一准能行。
汉子一看四个徒弟发呆,顿时又板起脸,大手一拍离得最近的小林(没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