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2/3)
去,就写了一篇非常短的文章,仅仅只罗列史料,根本没敢下什么结论,然后小心翼翼投出去。
】
大劲爆:【不过也要感谢《近现代历史研究》编辑部。
因为争议实在太大、挑战实在太多,很多人是建议拒稿的。
是王主编力排众议,认为学者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只要研究方法没问题、史料没有问题,都应该发表;这篇论文才能公之于众。
】
匿名:【‘感谢编辑部’……大佬怨气很深呐。
】
萌新保护色:【谁能没有怨气啊。
文章发表后在学界基本上是围攻状态,喷它的是满山满谷、不可胜数,大小高手都要来锤两拳过过瘾。
我记得最狠的一个月,顶刊上点名骂金陵研究院的文章就有七八篇,把学术刊物整成论坛公厕了属于是。
】
萌新保护色:【一开始是质疑史料伪造;然后儒望后人站出来证明,然后做放射性检测、做超精细的碳十四、做痕迹追述、做基因识别;后来质疑孤证不立,儒望有伪造的可能;然后澳洲和狮城那边用同样的技术找到了被荷兰人西班牙人污损的文件,内容一一吻合;现在的进展是质疑日记是儒望秘书代笔,搞不好夹杂私货所以又砸几千万搞大模型做笔迹和用词鉴定。
双方算是打到第三回合。
总的来看,倒穆派每次都是大败亏输,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到全面防御,用不了几年就得转进如风,虎踞书房。
三五年间,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局势反转如此之快,估计连胜利者自己都意料不到吧?
不过说实话,也就是现代技术实在发达了。
不然早个几十年,金陵院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说实话,从传统文献上寻章摘句,穆派是真的没啥优势。
他们能够逆风翻盘,每一次都是靠新技术救命,顶尖生产力吊打一切,仅此而已。
】
史圈转码就在当下:【所以自然科学才是历史最终的归宿,史圈转码就在当下啊诸位!强烈建议今年历史学会将青史奖颁给人工智能!只会翻旧书的教授们实在弱爆了,人工智能才是永远的神!以后历史学应该改叫人工智能及其文史应用。
】
匿名:【全靠新技术翻盘……这人设倒是和穆祺本人挺像的。
】
大劲爆:【其实用新技术也是不得已,金陵院那几年也是被逼上梁山,真没办法了认怂的话别人也不会放过你,硬刚的话在传统文献上实在没有优势;所以想来想去,干脆大量引入新技术当时倒没想过什么翻盘不翻牌,只是觉得用了新技术后老头子们看不懂,估计喷的声量会小一点……】
萌新保护色:【所以现在不是赌赢了么。
胜利者获得一切,其实没什么酸话好说现在羡慕金陵院躺着收赞助,当时被喷得上天入地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大劲爆:【历史学又不是争胜负,其实金陵院还是很感谢那一波质疑的。
没有充分的质疑和讨论,对穆祺的研究不可能深化到这种地步。
无论怎么样,历史学界了解新工具、使用新技术,都是开拓眼界的好事。
只有用过才知道,新技术真是好东西啊。
】
史圈转码就在当下:【就是花钱。
】
萌新保护色:【这是金陵院该担心的事情吗?我们历史研究就是这样的,金主们只要花钱赞助就好了,历史学家们考虑的可就多了。
】
萌新保护色:【反正以史同圈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