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是啥骚起味?(3/3)
,所以要不是有钱的话基本都不去找他。
”
对于这个马神医,沈妙是越来越好奇了。
别人行医光是学习都要学上好几年,但他却只用几年不仅造出了“神医”的气势,还赚得盆满钵满……
他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啊?
*
回到家后,沈妙把塑料布里包着的那点药倒了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被塑料给污染了,这药的颜色看着更奇怪了,如果说之前只是像厕所里的水,那现在几乎是和厕所里的水一模一样了。
“啥玩意?一股骚起味儿?!”闻着那股味道,沈万山一边皱眉一边扇风道。
沈妙不想脏了自家的碗,所以把这一点药倒在了竹子片上。
沈妙将竹子片凑近了些,问:“爷,您见多识广,能闻出来这是啥不?”
“滚滚滚,拿远点!这不就是粪水嘛。
”
沈万山看都不看,连忙躲远了些,还抄起了那根戒尺警告她不要再靠近自己。
沈妙:“不是粪水!您再仔细瞧瞧?”
沈万山狐疑地将竹片接过来,快速在鼻子前滑过,一时间,许多个药材名同时在脑海里闪过。
嗯,不是粪水,不对,应该说不是简单的粪水。
艾草、白术、当归、白芍、金银花……全是些常见又不太值钱的草药。
等等?怎么还有八角和花椒的味道?
这带有一股奇异香味的东西又是什么?闻着可不像是草药。
沈万山越闻眉头皱得越紧,距离也凑得越来越近,他实在是闻不出最后一味药到底是什么,给他逼得差点张开嘴亲自尝尝是什么味道。
琢磨了快十分钟后,沈万山放弃了:“说吧,这是啥?”
“六里河那位马大夫的神药。
”
沈万山皱了下眉:“啥马大夫,你是说马闷蛋儿?”
“马……闷蛋?”沈妙一愣。
沈妙只知道这位神医姓马,从爷爷口中她才听全了他的名字。
闷蛋……
唔,虽说人不可貌相,但这名字怎么听都不像是个神医的名字,倒像是村里的老孬、鳖孩一样,是给不学无术二流子起的诨名。
“真名叫马秋冬,跟恁爹是同学,小时候不好说话,都叫他闷蛋儿。
”沈万山解释道。
果然,她早该知道的
,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夫,这十里八村没有什么八卦是爷爷不知道的!
听爷爷说,马秋冬因为是生在那年的十一月份,所以他爹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
他们往上查两三代都是种田的,不懂医、更没啥文化,直到马秋冬这一辈开始读书才好了点,不过马秋冬的脑子笨,初中没毕业就回家继续种地了,不像沈山生好歹读出个高中文凭。
沈万山和马秋冬他爹虽是不熟,却也算是点头之交,沈山生和马秋冬上学那会,每年开家长会都能见过几回面,后来他不上学,村子离得又远就没怎么联系过了,只记得他娶的媳妇是八里庄姓王的,结婚那年还去喝了一杯酒。
“他现在是神医了,您知道不?人人都说他治得好。
”
沈万山不以为然:“嗯,听说了。
咋,万一人家后天开窍了呢?学医啥时候都不算晚。
”
沈万山没沈妙那么重的好奇心,只是听别人提起过他几次,说他医术高、治得好。
没问他师从何处,不问他医学哪家,因为在沈万山看来,只要他能治得好村民的病,能在村民之中有口皆碑就够了,没必要探听人家到底是怎么从的医。
沈妙撇撇嘴,把竹片里的药又在他面前晃了一趟,“真要开窍,他能开出这样的药?”
“这是治啥的?”沈万山反问道。
沈妙学着电视机里那些小品演员那般抑扬顿挫的口吻,说:“啥病都能治,装病的周婶子喝了它立马就醒,王琴喝了它当天有奶。
不管你得了啥病,就没有这药治不好的症~”
“这么神?多少钱一碗?”
沈妙:“十来块一瓶,别瞧这药卖得贵,有钱你还不一定能买得到,得等到天时地利才能让马神医熬出这么一点点。
”
见沈妙不好好说话,沈万山手里的戒尺“啪”地一下就落在了她的小腿上。
没有一点点防备,连一句提醒都没有,就这么冷冰冰地用眼神警告她。
“嘶!”
沈妙揉着自己火辣辣的小腿肚,赶紧恢复正常语气:“爷,你都不纳闷吗?这里头啥治病的药都没,是咋能治病的?还卖得这么贵。
”
要不是沈妙今天主动说,沈万山还真不知道马秋冬给人治病的法子就是这“神药”。
若他真是后天开了窍,跟着哪位大夫学到了医术自然是好,可打着“包治百病”的噱头卖药,可不就是坑蒙拐骗嘛?!
见沈万山不说话,沈妙又说:“爷,要不咱上门打听打听看看是咋回事?万一他真是骗人,咱也好及时拆穿他,免得让他继续骗钱。
”
“你操心这事儿干啥,”回过神后,沈万山脸色微嗔,“别人咋样那是别人家的事,咱管好自己,治好自己的病人就行,哪能跑去砸别人的场子?”
“也不算是砸场子嘛,咱这是实话实话。
”
沈万山继续反驳,“啥实话?你咋知道你说的话人家想听?说了别管就别管,不能掺和别人家的事。
”话锋一转,沈万山又换了种凌厉的目光看向她,“你这妮儿,我看你是想跑去瞧人家的笑话吧!”
沈妙:???
天地良心,她是真的为了病人考虑啊!当然,也有那么一丢丢的原因是想把瓜吃得清楚啦~
眼瞅着沈万山的戒尺又要朝自己打过来,沈妙急忙躲开:“好好好!我不问了,不去了,中了吧!”
见她退缩,沈万山这才缓缓站起身准备回屋,余光瞧了眼竹片上的“药”,想都没想就泼到了地上,顺带把竹片也丢进垃圾桶。
管它到底是真药假药,他都不可能尝一口,因为这味道实在是太怪了!
*
沈妙明面上答应得挺好,说是不会再掺和马秋冬卖高价神药的事儿,实际上,她每天都在寻找着机会去六里河村亲自探个究竟。
清河村在豫市正东,六里河村则在豫市正南,将近二十几里的距离呢,哪怕骑着自行车来回一趟少说也得半天,所以她得找个爷爷去外头出诊的时候再去。
说来也巧,几天后爷爷就又准备出诊去了,一大早就蹬着心爱的三轮车慢悠悠地朝着北边出发。
等沈万山走后没多久,沈妙也赶紧到医馆挂了块牌子,然后回家换身轻便的衣裳,拿上家里的自行车钥匙跟着出门了。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敌情”,她还特意把自己弄得憔悴了一点,装成病人的模样。
光是听人说有什么用?让他亲自给自己搭了脉才能知道他有几斤几两!
来到六里河村时已经是晌午了,日头正是毒辣的时候,可挂着马家招牌的门外不仅坐了不少的人,还陆续不断地有人继续来排队。
估计也是觉得外头的温度太热,不少人都用板凳、扇子或者砖块来占个位置,所以排除老老实实排队的人之外,起码还有近两倍的人在荫凉处等着。
用来占位置的东西不止有扇子和板凳,为了更显眼一点不被人插队,有的人也会把自行车也靠在墙边。
等等。
嘶……这前面的那一辆三轮车,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