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3)
进:霍恩斯比专程来说明“麻雀”的近况,说服安德烈回到柏林去,解救可怜的东德男孩,安德烈先是拒绝,最终在火车启程前最后一秒跑到月台。
他们接下来会卷入一到两场追车戏,击败科里亚,聚光灯悄悄往旁边偏移,照出这个狗咬狗的世界里偶尔闪亮的人性。
但这不是小说。
基于六处的过往案例推断,霍恩斯比最有可能提出的建议是:杀掉麻雀。
快捷,经济,保险。
莱纳·沃格尔协助勒索一位美国外交官,已经从曾经的盟友变成了威胁,而安德烈最有可能接近他,所以安德烈是执行暗杀的最佳人选,如果安德烈不想动手,那他至少可以为柏林站提供最佳行动建议。
安德烈不会喜欢这个主意的。
他很可能争辩,暗杀是克格勃的专长,不应该是六处的。
也许还会继续指出莱纳很可能受到了胁迫,为什么对木偶挥起铁锤,而不是操纵木偶的那双手?美国人也应该把他们那只踩进陷阱的肥兔子送回大西洋另一边,给他安排一份无关紧要的文书工作,不要再和外交沾上关系。
他还会询问霍恩斯比,麦卡伦先生如何处理这件事?他离开柏林太久了,甚至不知道那个过度吸烟的美国同行两年前就已经被召回了。
这里也许有个小小的陷阱,一种并无恶意的算计,霍恩斯比特意让安德烈再看一眼他主动放弃了的“旷野”,看看能不能唤起情报官埋藏起来的本能。
外勤永远是外勤,他们没法按停脑海里的齿轮,顶多只能调慢一些。
人们当然可以习惯寄宿学校和英格兰西南这个一成不变的角落,可是,一旦他们回忆起“外面”,这种本来已经接受了的乏味生活会一瞬间变得无法忍受。
不管安德烈的齿轮运作情况如何,他似乎都不急着离开埃克塞特。
霍恩斯比独自坐火车返回伦敦,露营像往常一样继续,这个学期余下的德语课也是。
暑假来了,又过去了,男孩们晒得黝黑,垂头丧气被送回学校的时候,“朗格先生”也还在,用同样平板乏味的声音领学生们念“穆勒太太星期五出席露天音乐会”。
唯一的不同是,1960年秋天前后,人们开始在酒吧见到“朗格先生”。
他喝酒的时候就和在学校一样安静、疏远和礼貌,两杯威士忌,加冰,不坐吧台,独自一人占据了栅格窗旁边的四人座。
不过学校附近这个酒吧从来坐不满,谁都没有意见。
“朗格先生”一边喝酒一边审阅报纸,不是“看”,是“审阅”,只有这个词能恰当形容。
他专心致志地消化每一页的内容,像是要掰开每一个单词,嚼五分钟再咽下去。
有一晚。
酒吧老板的大女儿鼓起勇气问他在报纸里找什么,德文老师笑了笑,回答“没什么,只是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