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3)
,全部看了啊……”
“你怎么学的?我学M国语好费劲。
”韩渠手上的活儿也不干了,凑到凛冬近前。
太近了,凛冬心想,可是这么近看韩渠,这人的鼻梁和眉骨真的很优越啊,眼睛也很深邃……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凛冬连忙甩了甩头,“我就这点天赋,别的没了。
”
凛冬的家庭普普通通,母亲这边出了好几个中医,父亲那边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生活水品中等。
父母对他的要求是好好读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组建家庭后儿女双全。
外公希望他继承自己的衣钵,对他要求最是严格。
可他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成绩始终徘徊在中等。
外公恨铁不成钢,自己拿钱给他请家教,也没把他的成绩提上去,反而让他厌学了。
班级组织大家讨论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每个人好像都有明确的目标,只有他,什么都不想,班上有个调皮孩子想当小偷,不劳而获,惨遭请家长。
但他觉得对方都比自己好,起码有个梦想。
他第一次因为学业被夸奖,是在英语课上,虽然他还是像上其他课一样没有兴趣,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能轻松模仿老师。
当其他学生还在为发音痛苦时,他已经能一边看原音片,一边口音纯正地重复了。
年轻的英语老师很喜欢他,时常夸他厉害,说他是她见过的最有语言天赋的学生。
但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没有兑现天赋。
天赋这种东西,可以看做是命运的馈赠,有人没有,于是倾尽全力追寻,求而不得,有人生来就有,于是毫不珍惜。
凛冬英语成绩过于突出,每次都能考年级第一,对他有些失望的班主任看到希望,找他、他父母谈过几次,要他努一把力,一边靠英语拉分,一边将拖后腿的数学和理综补上来。
被班主任一说,他的父母打起鸡血,又是给他报班,又是天天给他讲谁谁谁的励志故事。
他逆反心理一上来,别说数学理综,就是英语也不学了。
中学阶段正是叛逆的时候,他的骨相已经显现,女生们将他捧为校草,他面上毫不在意,心里却琢磨着怎么更受欢迎,于是他学起吉他,和校队的人打篮球,又通过校队的人,和外面的混混勾搭上,学习没有他,打架少不了他。
高中三年漫无目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未来想成为什么,意识到应该好好做打算时,时间已经溜走了。
最后连英语老师也对他失望了,高考结束后遗憾地对他说:“我以为你能吃专业外语人才这碗饭的,同传,甚至外交家……算了,今后有机会多多出国看看,以你的天赋,到了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快速学会一门外语不成问题。
不要再混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