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3)
见梁愿醒不动筷子,他换左手举手机,拿起筷子夹了个酥肉放进他碗里。
“这样,妤姐,我先跟醒醒商量一下,然后给你回电话,几分钟,行吗?”段青深说。
“人像摄影,在北京拍两天。
一套外景一套棚内一套夜景,底片全给,他那边自己修图,八千八,接不接?”
“接啊!”梁愿醒脱口而出,“八千八!北京商业摄影前景这么好?”
“可能人家看着妤姐面子。
”段青深说,“所以你同意的话,我们就先去一趟北京?”
梁愿醒嗯嗯着点头:“又不绕多远,一起去,挣油钱。
”
“嗯。
”段青深接着给姜妤回电话,梁愿醒把碗里的小酥肉塞嘴里,点点头表示好吃。
路线没有改变多少,本来就打算走京沪高速。
原计划在京沪高速上只跑一小段儿,然后上荣乌高速。
现在改道直接往北京去。
一顿火锅鸡吃完出来,梁愿醒感觉自己充满干劲。
“走啊!挣钱去!”梁愿醒抱着头盔,见他还靠在车门看手机,催促道,“快点呀,都两点多了。
”
段青深站直起来,“没事,到了都撞晚高峰,我在给对方发设备信息。
”
想来也是,梁愿醒抬头看了看天。
他记得上礼拜刚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外面28摄氏度,天很晴,风把T恤贴在皮肤上。
其实到十月份,长江中下游的湿度也没有到夸张的程度----是对比来讲,那天65%的湿度竟让他觉得风很干爽。
在山东的时候因为沿海,也让他觉得还好。
但过了黄河就不一样了,干燥程度让梁愿醒感觉自己好像被人从皮肤上揭掉一层湿漉漉保鲜膜……也许不至于,但对他来讲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于是他又深呼吸了一下。
段青深收起手机,五指张开在他眼前晃了晃:“想什么呢?”
“嗯?”梁愿醒猛地扭头,“你叫我了?”
“没,”段青深笑了笑,“搞定了,对方挺好说话的,不介意野生摄影师。
”
“是吗!”梁愿醒也笑起来,“你有告诉他你是三年前《看见·地理》杂志西北特别刊的封面摄影师吗?”
梁愿醒一口气说完的,头衔报下来熟练得可怕。
“没说。
”段青深一把将他怀里头盔拿过来,往他脑袋上戴下去,“都三年多以前的事情了还挂在嘴边,质保期早就过了。
”
梁愿醒把护目镜推上去:“那是你的荣誉。
”
段青深再把他护目镜摁下来:“那只是我的过去。
”
“而且我本来就不擅长拍人物。
”段青深补充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