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
月锋告别。
“再见。
”明月锋站在路边,看着两位发小的背影越来越小,心中莫名涌起些许伤感,“感觉小学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
“也许长大就是一场接一场的分别。
”印寒突然冒出来一句青春疼痛话语,说完他沉默一会儿,尴尬地找补,“我最近在读诗。
”
“诗?”明月锋挑眉,“什么诗?”
“就是,额,”印寒吞吞吐吐,“现代诗。
”他摸摸耳朵,挡住热烫的耳尖,“我想自己写。
”他整晚整晚地梦见明月锋唱情歌,小少年满腹哀愁,再不找个渠道抒发情绪,他恐怕会憋死。
“这样啊……”明月锋面露揶揄,“可以给我看看吗?”
“不行。
”印寒摇头,把满脑袋的卷毛摇得像朵被风吹的蒲公英,“这是我的秘密。
”他的情商觉醒得极其晚,通常孩子们三四岁的时候开始尝试察言观色,通过一系列讨嫌的小动作试探大人的底线,印寒却不一样,他不同寻常的乖巧让楚悠和印诚久感到恐慌。
生怕这孩子发育迟缓或者孤独症。
印寒很少有感觉,他用强制学习代替感知、道德和法律。
他的感觉十分迟钝,愧疚、恐惧、自卑、无奈等等情绪在他脑海中像缩小五十倍的喇叭,不用心去听根本察觉不到动静。
除了明月锋。
他以明月锋为模板学习为人处世,如果明月锋知道他在印寒眼里是本教材,一定会惊讶地跳起来,所谓倒数第二教倒数第一,一个敢教,一个敢听。
印寒这种人,就该把他摁在电视面前每天观看感动中国,至少能教育出来一个道德标兵,而不是跟在明月锋身后学这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口蜜腹剑的虚伪做派。
然而感知迟钝的印寒,在学着写诗。
难度不亚于石头立志成精。
“唉……”明月锋拖长声音,故作失落地说,“孩子大了。
”他用钥匙拧开家门,朝厨房里忙碌的楚悠和印诚久喊,“叔叔阿姨我们回来啦。
”
“今天这么晚回来。
”楚悠说,“在学校写作业了吗?”
“没有,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梅绮和林城城。
”明月锋低头换鞋,“在街角的酸奶店坐了一会儿,梅绮考去了十六中。
”
“怪不得这么久见不着她。
”楚悠说,“林城城还那么胖吗?”
“他减肥了。
”印寒说,他垂着脑袋走到楚悠面前,问,“妈妈,我可以有一部手机吗?”
“呦,你可算有想要的东西了。
”楚悠欣慰地揉一把儿子的卷毛,“可以啊,给你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