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丹凤翔 第二十九章 伯仲偏相似(1/3)
对于让云实侍寝,朱瞻基另有一番心思。
先前,他见孙清扬这几年一直再无所出,想着云实要是能怀上,记在孙清扬的名下,最是稳妥,所以爽快地答应了将其纳入后宫。
对于云实,他连半点情意也没有,当初若不是为了解毒,依云实如今的年纪和姿色,他根本不会碰她。
若非因为存了让云实生一个寄在孙清扬名下的心思,他除了陪孙清扬去大宅,根本没打算单独去看云实,更别说召她侍寝了。
和宫里头的美人们相比,云实虽然长得也是眉清目秀,但毕竟年龄大了,和那些花骨朵一样的小姑娘没法比。
云实也不会像宫里头那些个年长的妃嫔那般会修饰打扮扬长避短,作为皇上,朱瞻基当然不会委屈自己去迁就。
不过朱瞻基知道自己这个心思要是说出来,孙清扬肯定不会同意,所以除了云实,还有他身边的两三个近侍,其他人并不知情。
由于每次孙清扬出宫去看云实,都得借他避人耳目,因此尚寝局的记档上,一个月里,总有两三回是吴选侍侍寝的记录。
孙清扬一怀孕,朱瞻基就劝她少出宫去,免得夜里出去冲撞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你要是实在想念云实,朕让她进宫来,陪陪你就是。
”
孙清扬想了想:“臣妾主要是怕她在宫外寂寞,既然如此,下回就劳皇上代臣妾去看看她,告诉她臣妾如今怀了孩子,不方便出宫,免得她到了时间就惦念着。
”
朱瞻基为了让她宽心,自是满口答应。
回去后,就吩咐王瑾每个月多准备些财物,代他去看云实。
反正孙清扬如今已经有了身孕,按他的想法,也就用不上云实再帮着怀孩子。
比起宫里头的那些个女人,晨昏定省,钩心斗角,云实在宫外住着,不知道多自由逍遥,因为没什么情意,所以对于不再去探望她,朱瞻基没觉得有半分不妥。
他对宫里头的其他女人,也基本上都是这般无情。
和一个帝王要爱情,本来就怀错了心思。
而朱瞻基对宫里头的女人们的态度,和其他男人差不多,认为只要照顾好了衣食,给她们荣华富贵,就已足矣。
只有对孙清扬,他还怀着少年时的那份单纯和情意。
王瑾是知道朱瞻基心思的,就委婉相劝:“皇上,虽说皇贵妃娘娘有了身子,但这一胎是男是女都说不好,依奴才来看,您不如依旧每个月里去婕妤娘娘那儿歇息一两日,也好留个后手。
先前您不是也叫奴才一直选合适的宫女来侍寝吗?现如今看来,再没有比婕妤娘娘更合适的了。
”
云实把她身边的贵重之物和银钱,除了首饰这些明面上的,大多都赏了王瑾,王瑾自然要为她游说,说好话。
朱瞻基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就是她现在怀上,也来不及了,月份对不上。
再一个,母后成天都要看皇贵妃的医案,连太医都指了两三拨,朕想在里面动手脚,也不可能。
”
“皇上,这要是凭空造一个出来,当然瞒不住这三宫六院的上上下下,可皇贵妃肚子里不是有一个吗?差一两个月的,古时候又不是没有过,怀贵子一年方生的事情,和外面也解释得通。
再一个,您之前不也说董夫人那儿,还在想法子嘛,要是想不出法子,那皇贵妃这一胎未必能够……咱们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保险嘛。
反正不管哪位主子生的,都是您的龙嗣。
到时候,就是皇贵妃不愿意,为了孩子,她也不好说什么。
”
听完王瑾所言,朱瞻基思忖片刻,点了点头:“不枉朕如此信任你,果然想得周全。
先前你说夺宫人之子,作为皇贵妃所生,朕说这宫里头到处都是眼睛,皇贵妃倘使假孕得子,母后那关就过不了。
想不到天如人愿,皇贵妃这次竟然怀上了,也对,依你所说,为了保险起见,这两个月里,朕还是得出宫去。
还有,你先前选的那几个宫女,就一个都没有动静吗?”
王瑾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朱瞻基的脸色,摇了摇头:“都没有,倒是皇后娘娘的小日子,这个月已经有两天没来了,虽然还没有找太医诊脉,但回禀的人说,坤宁宫上上下下,都透着欢喜劲。
”
一听这消息,朱瞻基半喜半忧,烦躁地挥了挥手:“难不成天意要让朕不能如愿吗?罢了,那几个宫女,不要再让她们侍候了,你给好好安排下,在宫里头不起眼的地方,好吃好喝地奉养吧。
”
王瑾心领神会:“是,奴才会吩咐她们闭上嘴的,宫里头尚寝局就不曾记过她们的档,能够比其他宫女过得好些,已经是她们的造化了。
若是有那不省事的,奴才知道怎么办。
”
二月末,皇后有孕的消息,就传遍了三宫六院。
宫里头先后传出皇贵妃、皇后有孕的消息,其他人不说,乐坏了太后。
“之前哀家一直担心,皇贵妃有了身孕,你这儿迟迟没有动静,怕你心里头不好受。
这下可好,你俩都有了身孕,真是天大的喜事。
怪不得人家说那送子观音给孩子,都是一船一船的。
哀家瞅你这气色啊,比皇贵妃要好。
”
皇贵妃因为体内有余毒,这一胎怕会艰难的事,太后心里很清楚,一方面她叹儿子的子嗣艰难,另一方面,也有些庆幸。
万一孙清扬这一胎顺利生下个男孩子,皇上不顾她眼疾,非得重提当日和自个儿的赌约,立太子,废皇后,她到底答不答应呢?
如今皇后也怀上了,只要能够生个男孩子,即使在皇贵妃之后,作为嫡子,也是稳稳的太子,皇上以后,也就再不好提什么废后之举。
所以她看着皇后,真是越看越欢喜:“这一胎,你可得好好养着,再不要像从前似的,思前想后顾虑重重,只管放宽了心养胎,万事都没有你这肚里的孩子重要,宫务就仍然交由淑、惠、贤、丽四妃管着,大事情,还有哀家帮你看着呢,不用烦心。
”
见太后看自己的欢喜劲,皇后腼腆地低头:“一切就依母后所说,臣妾只管养胎,为皇上绵延子嗣。
”
“哀家听说,皇上一个月里,总会到长宁宫里召吴选侍两回,你让皇贵妃劝劝他,那吴选侍再可人意,毕竟是个病人,万一这病气过给皇上怎么办?那不是胡闹嘛。
可不能由着皇上的性子,他如今也快到而立之年了,不能总那么任性。
”
皇后好脾气地笑道:“皇上的性子,母后又不是不知道,也就皇贵妃劝他,还能听上两句,可如今皇贵妃患上眼疾,上回臣妾给她说了这事,她还同臣妾哭诉,说如今这个样子,皇上能够不厌弃她已经是阿弥陀佛了,如何敢劝皇上!臣妾想想也是,就自己和皇上开了口,还没说两句呢,皇上就阴了个脸,叫臣妾少管这些事情,说宫里头子嗣单薄,臣妾不想着如何安排妃嫔们开枝散叶,却计较他宠爱谁,有失皇后的贤良,倒叫臣妾不好再开口了。
”
听了皇后所说,太后叹口气:“算了,哀家生的儿子,哀家知道。
他是个心里有主意的,决断的事情,任谁也劝不了,就这么着吧,随他去。
不过,你得让太医院里,每个月给他多请两回脉,防微杜渐。
还有,每回你和皇贵妃的医案,哀家这儿都要抄送一份,白纸黑字的将来也有据可查,就是去诊脉的太医,也要由哀家定了,每月一换,防着有人生事。
”
虽然太后说得隐晦,皇后还是知道她的意思,这是防着皇上和皇贵妃,不要为了立皇贵妃为后,整出像前朝那样狸猫换太子的事情。
她感激地笑了笑:“母后考虑得甚是周全,之前皇贵妃有了身孕,宫里头先后换了三拨太医去诊脉,虽说略有出入,但大都说皇贵妃的喜脉还算沉实。
臣妾这身子,也一样换了三拨太医,说是臣妾的脉象圆滑,之前将养得好,气血足胜,胎儿很稳。
母后您就放心吧。
”
其实诊脉的时候,并非所有的太医都是这个说法,但那只是一家之言,皇后这会儿,只拣有利的,令她高兴的听,自是只记得好的部分。
她这会儿给太后所说,是暗示她和皇贵妃怀了身孕都是一样的待遇,纵然皇上知道太后有防范之心,也说不出话来,只能当这是太后对龙嗣的重视,接受下来。
虽然,胡善祥并不觉得这皇后之位有多好,但有这个名分,她就能留在朱瞻基的身边,她的女儿就是嫡出的长公主,永远不会屈居人下。
她能在人前低头,但她得为自己的子女着想。
只要没存害人之心,胡善祥不觉得自个儿如此这般维护自己的利益有什么不对。
太后听完,嘉许道:“很好,如此甚好。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说这太医院里的太医们,都是知根知底的,但也要防着他们起了二心,尤其是那个藿医女,嫁的就是皇上身边的人,那人幼时又和皇贵妃情同手足,她心里头,肯定是偏向皇贵妃的,光看她的医案,哀家可不放心。
你也是,平日里虽然让她诊脉,她开的方子,可不敢用,免得中了手脚。
”
见太后说得这样明白,皇后忙点了点头,连声答应。
藿香在家里,正和杜子衡说起皇后和皇贵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