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卑鄙的圣人:曹操(大全集)>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大结局_第三章 老骥伏枥,强撑病体征江东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大结局_第三章 老骥伏枥,强撑病体征江东(1/3)

再议南征 事情发展恰如杨修所料,在曹操召集群臣训示之后,朝局出现新动向。

    曹操对外宣称身体有恙退居内宫,除军务和重大事务外,其他日常政务交与诸尚书与相国钟繇、五官中郎将曹丕协同办理——父亲主军政,儿子理民政,曹魏统治的新格局水到渠成般产生了。

     曹操这次再不是心血来潮,选择曹丕绝非贾诩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所能决定,实是反复推敲的结果。

    首先,曹操已六十有二,身体又不好,选择一个相对有政治经验的儿子培养要少下许多心血,曹丕以稍长的年龄和担任五官中郎将的经验胜出了;其次,曹丕身为长子,符合传统的宗法原则,选择他会少许多争执,也为子孙后代长治久安开好头;更重要的是,曹魏若想长久稳固必要走儒家正统之路,目前而言就是联合世家大族为主导的统治,那么“赘阉遗丑”的曹家也必须提升地位,成为最强的世家大族,因此曹家、夏侯家必须紧紧抱成一团,牢牢控制住军政大权,祖宗子弟中曹真、曹休、夏侯尚、夏侯懋等那些日后将委以重任的人,曹丕明显比曹植更有资历凝聚他们。

    家族之路与为政之道密不可分,这才是曹丕胜出的根本原因。

    贾诩的那番话虽掷地有声,但充其量也只是倾斜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八月初举行朝会,长达一个月的时间群臣未见到魏王的踪影,只知他居于铜雀台,养病兼避暑,大家交代政务的对象换成了五官将和钟繇,而钟繇名为相国,却常以辅助者自居,曹丕声势日渐上升;临淄侯则只剩下闭门思过的分了。

    所幸局势太平,孙权惨败于合肥,瘟疫侵扰,声势受挫不小。

    蜀中虽未平定,有征西将军夏侯渊、益州刺史赵昂坐镇汉中,诸部转攻为守,新近又收拾了武都、下辩等地的几个氐羌部落,得粮谷十万余斛;侍中杜袭留守长安居中联络,军情传递倒也灵便,整整一月无事,直到九月初镇东将军臧霸的一封密奏引起了事端。

     “琅琊王刘熙密谋投奔江东?”曹丕有些不敢相信——曹氏篡汉早有端倪,任何刘氏诸侯都欲避祸。

    但是哪个诸侯王投敌都可理解,唯独琅琊王刘熙实令人想不到。

    前任琅琊王刘容崩于黄巾兵祸,宗国名存实亡,皆因刘容之弟侍中刘邈于曹操有功,因而曹操在民间寻到刘容的庶子刘熙,使其继承封国。

    曹氏废刘姓宗国无数,只对琅琊国青睐有加。

    但血缘就是原罪,刘熙不自安,想要南渡长江投奔孙权,不料走漏风声被臧霸发觉,拘禁在府,致书魏王请示如何发落。

     刘熙虽无兵无权终是汉家诸侯王,此事又关乎孙权,曹丕与钟繇不好擅作决断,携带密奏恳请觐见。

    说是恳请,内侍绝不敢再挡曹丕的驾;二人入禁宫、转西夹道,至西苑——往年这会儿已秋高气爽,芙蓉池南侧栽有桂树,芳香四溢甚为可观;今岁时气甚怪,该冷不冷该热不热,天色老是不阴不晴白蒙蒙的,桂花竟没有开,铜雀三台被一片说黄不黄说绿不绿的树丛环绕着,大减雅致之色。

     曹丕、钟繇没心思观景,径赴台下。

    今日率卫士当值的是许褚和典满,一老一少端坐杌凳,有小校旁边伺候,正天南地北聊得热闹,见二人前来忙起身施礼。

    曹丕笑道:“你们说什么呢,这般高兴?”跟着曹家出生入死,都是至近之人,曹丕也不见外。

     典满嘴特甜:“许将军正说当年他和我爹护卫大王之事呢。

    末将一介后生,听听老人家功绩,也好多多勉励,报效大王与将军。

    ”他虽是猛将典韦之子,却只继承了父亲的魁伟身材,性情完全不似。

     钟繇却没心思说笑:“我等有事觐见,大王是否得便?” 许褚道:“别人也罢了,二位只管上去便是。

    大王这会儿正跟那三个江湖骗……江湖方士聊天呢。

    ”继郄俭之后,曹操又征召甘始、左慈两个方士,听他们讲解养生延年之法。

    许褚却对这些完全不信,背地里骂他们是骗子,今天差点儿说走嘴。

     曹丕一笑而置之,与钟繇登台,又转入阁楼,却不闻丝毫动静;来到曹操避暑之处,隔着纱帘一望,不禁莞尔——老爷子和三个方士都双目紧闭盘膝而坐,不知练什么功呢。

     严峻守在门口,一见他们赶紧挑帘,朝里高喊:“五官将与相国请见。

    ”曹丕更觉好笑——这小子八成也不信那一套,故意要搅他们修炼。

     曹操睁开眼,长叹一声:“方窥门径又被搅扰,寡人百务缠身,注定难以修行啊。

    ” 曹丕施礼入内,这才看清,原来父亲身边还有两人伺候。

    一个是孔桂,另一人相貌俊美,还不到二十岁,乃是杜氏夫人与前夫秦宜禄所生之子秦朗,小名叫阿苏。

    这小子身份甚为尴尬,不过他尽得母亲美貌,又很会巴结继父,所以曹操不把他当外人。

    见曹丕进来,秦朗赶紧过来请安:“小弟给将军问安,昨天我娘还说让我去看看您呢。

    我说将军如今打理政府,忙得昏天黑地,我去拜望不是捣乱么?将军素来孝顺,咱把大王侍奉好,让老人家高高兴兴,便是天下人之福,也替将军分忧了。

    ” 曹操一笑:“好一张巧嘴,连他带我都捧了。

    ” 曹丕、钟繇也笑了。

    孔桂也想来奉承两句,曹丕却没理他,转而向三位方士攀谈——郄俭四十多岁,身材瘦削面貌清癯,他通晓药理又擅辟谷之术,据说一两年都不吃饭;曹操原也不信,派人考察过,结果他真的一月未动五谷,这才召他入邺城。

    甘始是个满头白发的小老头,百姓传言他已百余岁,未知真假;但他皓首童颜,二目如炬,还会些吐纳导引之法,驻颜有术却是不假。

    左慈则高大魁伟,自诩为练气士,有采气之能,还擅长房中术,自称能采阴补阳。

     钟繇对这些都是一概不信的,赶紧请奏:“臣有机要之事禀奏。

    ”三个方士自然不能再逗留,起身告退。

     “且站一步。

    ”曹操叫住,“你等方才说吐纳养气当择其时,那是什么意思?” 左慈答道:“春之气浊,夏之气暑,秋之气雾,冬之气寒,吐纳久之皆受气害,故当择其时。

    宿气为老,朝气为寿,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故呼吸采气最佳之时乃在清晨。

    ” “除了清晨采气和静心打坐,就没什么养生之法了吗?” 甘始笑呵呵答:“养生之道一动一静,静者固然好,动者疏通血络更利身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大王勿急,改日老朽为您演示导引之术。

    ” “嗯,明日一早便来。

    ”曹操这才放他们走,又对孔桂、秦朗道,“现有机要之事,你们也出去。

    ” “诺。

    ”二人领命,又朝曹丕施了一礼。

    孔桂想趁机攀谈两句,却见曹丕侧脸眺望窗外,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只得无奈而去。

     钟繇将臧霸密奏奉上,趁机进言:“这些左道之人言语可信吗?大王可别练坏了身子。

    ” “寡人原也不信,但连着听下来却也有些门道。

    就说这采气吧,昔日张仲景也曾有类似之论;导引之术又类乎于华佗的五禽戏。

    ”说到这儿曹操叹口气,“昔日两位名医在孤身边,却弃如敝帚,如今真后悔啊!”这才打开密奏。

     钟繇见他深信不疑,又所论有理,也不好再劝了。

     曹操略扫了两眼密奏,便抛到一边:“人乃世间最无情无义之物,罪证确凿没什么可说的。

    拟个表章上报朝廷,立即将刘熙连同其子嗣全部处死,琅琊除国为郡。

    ”现在与以前废除八国时不可同日而语,在曹操看来反而动静越大越好,正好杀鸡儆猴,震慑其他封国。

     时局不同了,钟繇也不似荀彧那般执著,不会在这种问题的处理上与曹操有分歧,转而道:“刘熙罪无可恕,但是否与孙权通谋还未可知,其中阴谋尚待查明……” “哼!”曹操不屑地摆摆手,“没什么好查的,必是刘熙自己一厢情愿要过江的。

    孙氏久欲坐断江东,要一个汉室宗亲有何用?孙仲谋也算俊逸之杰,有识人之明、驭人之术,绝不会瞧上刘熙这等废物。

    ”说罢他斜眼瞅曹丕,心下思量——我儿子若比之孙权逊色多少?固然怨他资质不高,更怨我没给他机会,若早决定下来,放手让他历练,何至于如今这么费心。

    想至此曹操狡黠一笑,“此事虽非孙权所谋,寡人却偏要扣在他头上。

    可将刘熙之事遍告百官及各部将领,说孙权招降诱叛再生衅端,寡人正好以此为借口调集人马再讨江东!” “呃?”这太突然了,曹丕、钟繇都没料到。

     曹操左手一张一握,轻轻活动着:“你等以为孤每日深居宫中就是与方士厮混?现今大敌乃是刘备,巩固汉中最为要紧,但我若西进,孙权必作乱于后。

    前番合肥之役其势稍挫,当趁此良机再度征之,使此儿不敢北窥,后顾无忧才可再征蜀中。

    再者我魏国王业方立,耀兵江表也可助长声势,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钟繇不无忧虑:“大王所言极是,不过今岁时气不正冷暖失衡,恐生疠气。

    ” “多备医药,料无大碍。

    ”曹操何尝没想过可能会有瘟疫?但局势已不容他考虑太多。

    他设想了一个战略,先威慑住孙权,既而入蜀灭刘备,那时便可借长江之势水陆并进平定江东。

    以现今曹魏的实力办到并不难,但谁知又会有什么变数?况且路要一步步走,他年逾六旬老病之身还能熬到那天吗?再者还要牵扯精力谋夺九五,怎能不急?莫说瘟疫,他自己还不是被中风困扰,为了社稷只能咬牙坚持。

     曹丕不能不有所表态:“父亲若执意南征我等不敢阻谏,但千万保重身体。

    ” 曹操笑了:“你随为父同去,时时照顾不就行了?” “孩儿同去?”曹丕没料到他有此安排。

     “不单你去,这次你母亲也跟着去,植儿、彰儿他们就不用了。

    你不妨把我那孙儿、孙女也带上,咱们一家三代同赴军戎,还可顺路回乡祭祖,你看如何?” 曹丕双眼放光——祖孙三代祭拜先祖,这不是在家乡父老和众将面前公然展示我的特殊地位吗?这等好事当然要去。

     曹操想得更周全:“你若愿意还可把你府里属员也带上,让他们与众将多接触,日后参谋军务也方便一些。

    ”其实曹操并非对曹丕的才能有更多肯定,可既已决定立他为储,就得巩固其地位,为他顺利接班扫清障碍。

     曹丕越发欣喜,不过高兴之余也有顾虑——他和心腹属员都走,邺城怎么办?固然三弟失宠不能再负责留守,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些曹植派的大臣尚有余威;就拿丁仪来说,还在西曹掾的位子上,若趁自己不在选拔亲党,谁盯得住?虽然有钟繇,但相国政务繁多,难以处处周全,不免让他钻了空子。

     曹操似乎早看穿儿子心思,不紧不慢对钟繇道:“留守之任事关重大,恐相国忒过操劳。

    替孤传诏,调东曹属徐宣接任魏郡太守,原太守徐奕改任尚书令,协助留守,兼涉选官之事。

    ”说罢扭头瞥曹丕一眼,“这颗定心丸如何?” “父王英明。

    ”曹丕脸上一阵羞红,心里却果真踏实了。

     众臣俯首 被丁仪整倒的徐奕迁任尚书令,复典选官之事;而且此番南征单由曹丕相随,并携带家眷、属官同往。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举措意味着什么,曹丕的地位已一天比一天稳固。

     正在调兵遣将之际,又有喜讯,曹丕的侍妾李氏产下一子,曹操又得一个孙儿自然欢喜,为孺子取名为曹协,竟与当今天子同名;他还难得开通一次,命曹丕举办家宴接受百官祝贺,宴会的地点选在了魏宫建章台。

     建章台在魏宫文昌殿与西苑之间,原本也是宴会所用,但自有了铜雀三台,建章台就不甚使用了,台侧的楼阁都改为藏书之用,颇似昔日的洛阳东观,规模却小很多。

    魏王设宴在铜雀台、曹丕设宴使用建章台,俨然已是大小两个主子。

     这场宴会所为“弄璋之庆”,但来的官员却着实不少,除了五官将府的属官、部分家眷,朝廷和幕府的不少官员也到了——以前储位之争大家各为其主,不少人曾与曹丕党结怨,还不趁这机会赶紧改换门庭?恐怕这就是曹操的本意,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从此和睦相处捐弃过往之事,当真老谋深算。

     君不进臣宅,父不赴子宴,曹操身为君王不能露面,一切宾客皆由曹丕自己招待,众兄弟自然少不了,除了尚在闭门思过的曹植几乎全到了。

    陈群、曹真、曹休、夏侯尚、任福、吕昭、朱铄等亲信之人也来了,独缺司马懿与吴质,司马懿因受曹操斥责如履薄冰,每日忙完公务归家闭门,不敢参与任何庆吊;吴质与曹丕的关系最好,但还在朝歌任职,没有征调不得随便入都,甚是遗憾。

    孔桂、杨修、郑袤、任嘏等曹植亲近之人迫于形势也不得不来,倒是丁仪执意不肯屈从。

    军中将领也到了不少,列卿之流的高官却一个没来,毕竟是老资格,有身份的人,岂能为一孺子庆生?曹丕也不敢惊动几位老人家。

     宴会不算丰盛,一应菜品皆由五官将府自备,不过是用了建章台的地方,恪守礼法毫无僭越之处。

    与会众臣明知这是日后的主子,岂敢放肆。

    大家皆恭敬守礼,不敢有丝毫马虎。

    曹丕坐于正席之上,虽感荣耀却也嫌不热闹,干脆下位亲向众官员敬酒。

     众官员避席还礼,更有甚者平素为曹丕所不喜,趁机说几句奉承话。

    人太多曹丕也便不与他们一一对饮,颔首而过转敬下一席。

    当曹丕敬到临淄侯庶子应玚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困春莺 今天丘比特降临 云欢 是海豹精不是人鱼 古剑之洪荒三皇 我这尴尬的重生[年代] 靠特效成为仙道之子 重生九界,不修炼却无敌了 巅峰王者之美女环绕 遗憾咖啡厅 葬仙大帝 穿回现代来修仙 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万世轮回:我可以无限重启人生! 我拿蚊子当灵宠,全宗都贫血了! 六道轮回塔 求求你们不要败坏师门呀 厄里斯魔镜(1v1) 穿书反派:开局挖掉女主至尊骨 巫师:苟在蒸汽纪元加点猎魔 用换装系统开马甲后,修罗场了 造化鼎:开局女帝助我修行! 闪光吧!死灵法师 剑道圣君 瞎子背剑,举世无双 重生九界,不修炼却无敌了 六道轮回塔 为救妹妹:我去乱葬岗挖坟吞骨 镇狱武神,从棺中诈尸开始 今日不宜诈骗神明 攻略精灵(西幻万人迷NP) 无限副本唯一指定清道夫 困春莺 公爵的垂耳兔夫人 (强制爱) 极道禁书 反派不洗白[快穿] 葬仙大帝 我能无限模拟死亡 巫师:苟在蒸汽纪元加点猎魔 雪落之前就分手 异世之召唤文臣猛将 就要做继承人女高别给我撤回(美高np) 大周鬼差 开局亡国太子,我靠签到打造无上神朝 陨落天骄逆袭成神记 与龙傲天成婚百年后 三息破十三境,你说我是废婿? 末日:灵植师 剑出洪荒 无肉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