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3/3)
现在的形势越来越好,我觉得全面放开是大势所趋。
以后,公立医院肯定会甩包袱,这种没人气、地盘又小的分院,肯定会甩出去。
”
“那现在呢?”孟老太太满脸笑意,很是满意。
“我想跟他们商量,让我来管理,分院属于公家单位。
这样一来,陆爷爷的顾虑就不存在了,即便他不帮忙,应该也不会拆台。
”
“等以后政策允许了,我可以直接承包下来,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
“而且,这样也能解决我们开诊所的场地问题,那些繁琐手续也都可以免掉了。
”
江小艾说完后,看着老太太,“孟奶奶,您觉得呢?”
孟老太太没有说话,只是拍手,微笑着,她很满意地点头。
“这能成?”楚央央很不理解。
“当然能成。
”孟老太太温和说道,“小艾说得好,全面放开是大势所趋,先代管分院,以后搞承包,近水楼台先得月。
很好!”
“孟奶奶,难不成您昨天说的办法,就是这个?”楚央央满脸疑惑。
孟奶奶笑而不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小艾,你脑瓜子这么灵光啊!”楚央央感叹道,“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弄明白,但你和孟奶奶都说能成,那我就信你们。
”
“可是,小艾,我是肯定信你医术高明,可人家凭什么信你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自己?”楚央央又抛出了一个难题。
江小艾伸出手指头,“就凭我用手指头摸摸脉,就比医院那些昂贵的仪器,还要管用。
我会找个机会,毛遂自荐。
相信我,事在人为。
”
孟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这一年不见,江小艾是长进了不少,学问更好了,脑子也更通透了。
孟老太太打算继续指点一下这个聪明的丫头,“小艾,我给你透露一个消息,就是你办成这件事情的敲门砖。
”
“人民医院的院长钱德笙,他的幼子得了病,已经遍访名医了,却没有个对策。
治好那个孩子,不仅是救人性命的善事,更是你的机会。
”
“如果钱院长认可了你的医术,你就成功了一半了。
”
楚央央急急问道:“那另一半呢?”
“这另一半嘛,当然是管理能力了。
只懂医术,不会经营,要么是医院办不下去,要么就是上边安排一个分院领导来,处处压着一头。
以后想要承包,也有人掣肘。
”孟奶奶说着,交给江小艾几本书和一个笔记本,“这些你仔细看看,重要的地方,我都标记了。
”
“谢谢孟奶奶。
”江小艾连忙接过来。
“孟奶奶,您才刚回京市,您怎么知道一个医院院长的儿子重病?”楚央央问道。
“你们忘了吗?昨天市领导接我去讨论一些事情,其中就有那孩子的外公范齐修,也就是钱院长的岳父。
那可是管着市里经济命脉的人物。
”
“钱家和范家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也是人丁稀薄,那个孩子算是唯一的后人了。
你如果能帮他们,那是最好不过的,那都是为咱们华国做出过贡献的人家。
”
“我昨天已经跟范主任推荐了你,只是那孩子这几天去津城看中医了,过两天才能回来。
”
“你好好准备,等约好了具体时间,我带你过去。
”
江小艾算了算时间,“孟奶奶,那时间紧迫,我就不多留了,我要赶紧看完这几本书。
”
江小艾在后世有过经营医馆的经验,也可以借着后世经验,畅谈一番。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多看一些书,总是有用的。
更何况是孟奶奶推荐的,一定都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