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论语丢失(3/3)
满恶意的眼睛。
“《论语·述而》有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李明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珠落玉盘,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庭院中每一个人的耳中,“师兄家财万贯,钟鸣鼎食,本当心广体胖,何故终日戚戚,以口舌之快伤及同窗为乐?此非君子之道,实乃自缚樊笼,徒惹尘埃。
”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钱多多身后那两个噤若寒蝉的跟班,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至于‘永昌号’威名,学生亦有所耳闻。
然,《左传》有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钱东家商海浮沉,以诚信立足,方有今日基业。
师兄今日以家势凌人,口出恶言,恐非令尊所乐见,亦非持家兴业之长策。
若因此等意气之争,损及商誉,令尊所求之‘利’,岂非南辕北辙?师兄以为然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引经据典!字字诛心!句句不离圣贤教诲,却如同最锋利的软刀子,精准无比地扎在钱多多的痛处!点破其“小人戚戚”的心胸狭隘!警示其仗势欺人对其父商誉的危害!最后那句“令尊所求之‘利’”,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将钱多多仗势欺人的行为,与其父苦心经营的商业利益直接对立起来!
钱多多脸上的得意和暴怒瞬间凝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他张着嘴,肥厚的嘴唇翕动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李明这番话,没有一句脏字,没有一丝怒容,甚至带着点“为你好”的劝诫口吻,却像一记记无形的耳光,狠狠抽在他引以为傲的家世和浅薄的自尊上!尤其是最后那句关于他父亲和“永昌号”商誉的话,如同冰冷的钢针,瞬间刺破了他那层虚张声势的纨绔皮囊,露出了内里对父亲严厉管教的深深恐惧!
他的胖脸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如同开了染坊!眼神中的恶意被巨大的惊愕、羞耻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所取代!他指着张铁柱的手指无力地垂了下来,整个人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僵立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狼狈不堪!他身后的两个跟班更是吓得缩起了脖子,大气不敢出。
整个庭院死一般寂静!只有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
所有学童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看着那位平日里或沉默蛰伏、或惊才绝艳、此刻却以如此平静而犀利的方式反击的李明!张铁柱也愕然地看着挡在自己身前的、那个比他矮小许多的背影,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
“说得好!”一声清脆的喝彩,打破了寂静。
林婉儿不知何时也站在了廊下,她拍着手,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赞许和快意,“李明师兄引经据典,字字在理!钱师兄,同窗之间,当以学业为重,以和为贵,何必口舌相争,徒惹是非?”她的话,如同在钱多多狼狈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也代表了大多数正直学童的心声。
钱多多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怨毒地瞪了李明和林婉儿一眼,最终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好…好!你们…你们给我等着!”说罢,如同斗败的公鸡,带着两个跟班,灰溜溜地、几乎是落荒而逃地冲出了庭院,背影仓惶。
一场风波,看似平息。
然而,李明心中并无多少快意。
钱多多最后那句“等着”,如同毒蛇的嘶鸣,盘踞在心头。
他知道,这纨绔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当日下午习字课毕,孙夫子布置了新的课业:以“学如逆水行舟”为喻,结合《论语》“学而不思则罔”一句,试作短论一篇,明日交卷。
此论需阐明“学”与“思”相辅相成之理,体悟其于进德修业之要。
任务布置完毕,学童们纷纷收拾书具。
李明也仔细地将笔墨砚台收入书袋。
然而,当他习惯性地去摸那本《论语》时——再次摸了个空!书袋里,刚刚还在的《论语》,又一次不翼而飞!
李明的心猛地一沉!又是他!钱多多!这次竟是如此明目张胆!在散学前这混乱的当口下手!没有《论语》,如何精准理解“学而不思则罔”?如何完成这篇至关重要的短论?一股冰冷的怒意再次冲上头顶!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正随着人流、故意慢悠悠往外走的钱多多的背影!钱多多的手,正极其隐蔽地拢在宽大的绸缎袖子里,那袖口的形状,分明藏着一本书的轮廓!
“站住!”一声压抑着怒火的低喝响起!却不是李明!
只见张铁柱猛地放下自己的书袋,一个箭步冲到门口,魁梧的身躯如同一座铁塔,牢牢挡住了钱多多的去路!他黝黑的脸膛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凛然正气,声音洪亮,如同惊雷炸响在即将散去的学童耳边:
喜欢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请大家收藏:()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