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第7章 黔东人民积极参加红军游击队

第7章 黔东人民积极参加红军游击队(2/3)

发亮。

    原来,这是红军战士天天精心喂养的结果,战士们每天按时给牛喂食、饮水,像照顾自己的宝贝一样照顾着它。

    地茶农民杜万年听说有军队来了,赶紧隐蔽,丢下一窝猪崽无人料理。

    老杜满心以为这些猪崽非饿死不可,结果非但未死,还吃得圆滚滚的,活蹦乱跳。

    这都是红军战士的“功劳”,他们细心地照顾着这些猪崽,让杜万年的担忧化为乌有。

    木黄农民王文安的柴火被红军战士烘烤衣服烧掉了一部分,待他回来揭开锅盖一看,不禁惊呆了:锅里放有一堰米,还有一张纸条,大意是说米抵柴价,深表歉意。

    纸条上的字迹工整,话语诚恳,饱含着红军对百姓的愧疚与尊重。

    新业农民周永连家的粮食被红军吃了一些,他却在罐子里发现了几银元,这银元是红军对百姓的补偿,也是红军纪律的见证。

    “啊,红军,你们真是我们穷人的军队!”无数群众发出了敬佩的心声,这心声汇聚成一股暖流,流淌在黔东大地。

     红三军对于“赤贫”的温饱问题,更是倍加关心。

    他们常常主动登门上户,把粮食、衣物送给穷人,给那些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送去生活的希望。

    关向应同志也亲自参与这项工作,他不辞辛劳,走街串巷,把温暖送到每一个贫困家庭。

    对于个别暂时胆小怕事、不敢公开去分领地主浮财的“赤贫”,红三军还采取了晚上悄悄送达的办法,在夜幕的掩护下,把财物送到这些贫困百姓的家中,赢得了这些“干老官”(方言,指赤贫)的衷心爱戴。

    一次,一位战士用被条统子装着一大包稻谷给毛寨农民任大和家送去。

    任大和推辞说:“你们要打仗,没有粮食不行”。

    红军战士以为他还有顾虑,忙耐心解释说:“老乡,你不要怕,这粮食本来就是你们自己的血汗,现在从土豪劣绅手里夺回来了,应该吃的”。

    任大和只好感激地收下了,他的眼中满是感动的泪花。

    还有一次,一位红军手里提着一只装满铜钱的长统袜子,走过任大和家门口,伸手抓了一把铜钱,点了点塞在任大和的手里,说道:“不要怕,这钱是分给你们的”。

    看着红军战士离去的背影,任大和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热泪是对红军的感激,也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凡红三军足迹所至,到处都刷写着保护工农、除暴安民的标语。

    在兰克兴隆香树坪,当年红九师政治部写下的“红军是工人和农人的军队”“红军不拿工人农人一针一线”“红军是替穷人找饭吃找衣穿的军队”“红军是为消灭地主阶级,土地还农民的军队”“取消国民党的一切苛捐杂税”等标语,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还历历在目。

    这些标语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百姓前行的道路。

    在刀坝滚基坪一座龙门上,至今还隐约可见一条标语:“红军不拉夫,不筹饷、不要农民办招待”。

    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九师政治部制”。

    正因为如此,印江各族人民都把红军视为“救星”,看成是自己的子弟兵,无比热爱,进而踊跃参加红军,他们纷纷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国家的未来,与红军并肩作战。

     红三军纪律严明,深得民心,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连国民党官吏也不得不承认“红军组织异常严密,命令贯彻,士卒强悍,官兵享受一律平等,纪律之佳,出人意外”,“所过专擒军政税收人员及区团豪富教士,而于贫苦农工,失业游民,则给资赠产”,“买卖公平,一般小商莫不大获其利。

    其于宣传工作尤为注意,标语之多,满街满巷、门窗户壁、当无隙地,人心归附,如水下倾”。

    “现就该党一切行动观之,大有赤化黔北之势”。

    这是反动势力发出的绝望哀鸣,也是红三军伟大功绩的见证。

     红三军进入印江后,很快就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可喜局面。

    这种鱼水深情,在每一个故事中得以体现,在每一次互动中得以升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红军每次出征,各族人民总是热情高涨,送水送饭,主动为红军带路,帮军队运送物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红军的支持与拥护。

    在沿河白石溪的一次战斗中,为了配合红军作战,印江县第一区(旧寨坝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六十多岁的陈尚质同志,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带领一支数十人的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扑向战场运送伤员。

    每一次往返,都是一次生死考验,但陈尚质和担架队的成员们毫不畏惧,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伤员安全送回。

    陈尚质的儿子陈正修,打听到白军企图包围红军的情况后,心急如焚,想方设法突围出去给红军报信,后不幸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用自己的热血,诠释了对红军的忠诚,对革命的信仰。

    十多岁的陈正廷,不顾年小体弱,晚上在相距四十华里的崎岖山路上来回传递消息,山路崎岖难行,夜晚漆黑一片,但陈正廷没有丝毫退缩,他的坚持,使各地红军突围脱险,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红军初到印江,对地形不熟,当地农民便积极主动地为红军带路。

    新业上寨农民吴远柔曾给红军带路到木黄,他熟悉每一条山路,每一个弯道,在他的带领下,红军顺利抵达目的地。

    木黄冯汉清曾为红军带路从芙蓉坝到达秀山边界,他不辞辛劳,一路奔波,为红军的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张家坝农民袁再甲、戴世光等人,也曾为黔东独立师带路上梵净山,他们的勇敢和奉献,让红军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每逢发现敌情,红军战士总是把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

    印江地处黔东边陲,山地复杂,岩洞繁多。

    当时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逃乱”,或土匪藏匿抗拒我军,大都是躲在岩洞里,情况十分复杂,好人坏人一时难以分清。

    为此,凡是发现岩洞里有人,红军决不贸然开枪。

    而是首先展开宣传喊话:“穷人兄弟们不要怕,我们是打富济贫的红军,你们出来吧,我们保证你们的安全”。

    温暖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岩洞里人们恐惧的内心。

    1934年9月下旬,罗南溪游击队配合红九师在木黄阳坝与黔敌李成章部作战,游击队员谭绍成臀部中弹负伤,红军代表易吉山不顾个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大唐躺平王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聚宝乾坤碗 大楚武信君 史上最弱男主角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大道仙瓶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剑魄沉星录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铜镜约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道藏辑要 史上最强县令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斩邪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护法他做不到啊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玄武:从零开始 大楚武信君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天绝剑破宿命劫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明朝的名义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笔架叉将军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都市最强战神 我超有钱 小宝寻亲记姜妙 碎星阁 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 大明第一墙头草 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谁主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