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集:党锢之祸起(2/3)
在朝堂上大肆宣扬他们结党之说,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原本支持士大夫们的一些官员也开始犹豫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
第四章:桓帝听信谗言
这些流言蜚语很快就传到了桓帝的耳中,桓帝年少即位,长期处在太后和外戚的掌控之下,本就对朝堂之事有些敏感多疑,如今听到宦官们添油加醋的汇报,心中对李膺等人的信任开始动摇。
曹节等人还在桓帝耳边不断进谗言,说这些士大夫联合起来,就是为了架空皇帝,掌控朝政,若是任由他们发展下去,陛下的皇位怕是都要不保了。
桓帝听着这些话,眉头紧皱,心中的疑虑越发浓重。
终于,在一次早朝之后,桓帝听信了曹节等人的谗言,下了一道旨意,命令羽林军去将李膺、陈蕃等一众被视为清流的士大夫全部逮捕,要彻查他们是否结党营私。
羽林军如狼似虎地冲进了各位士大夫的府邸,一时间,洛阳城人心惶惶。
李膺看着冲进家门的士兵,心中虽有悲愤,却依旧坦然,他对着士兵们说道:“我李膺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天地,无愧于陛下,今日遭此污蔑,我相信总有真相大白之日。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蕃则在家中奋力抵抗,他大声斥责着这无道的旨意,可终究还是寡不敌众,被士兵们强行带走。
其他士大夫们也都纷纷被押往了大牢之中,等待着未知的审判。
第五章:狱中抗争
阴暗潮湿的大牢里,李膺、陈蕃等人被关在了不同的牢房,却都没有放弃抗争。
他们隔着牢房互相呼喊,互相鼓励,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是为了大汉的未来。
李膺在狱中,面对前来审讯的官员,义正言辞地诉说着外戚和宦官专权的种种恶行,将他们收集的证据一一列举,哪怕那些官员根本不想听,他也依旧滔滔不绝,希望能有一丝转机,让真相传入皇帝的耳中。
陈蕃则在狱中绝食抗议,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冤屈的不满和对正义的坚守。
他对着牢头说道:“我陈蕃宁可饿死在此,也绝不承认这莫须有的罪名,我等为大汉尽心尽力,却遭此等下场,天理何在!”
其他的士大夫们也在狱中或写书信,或托人带话,想要让外面的人知道他们的冤屈,希望朝中还有正义之士能够站出来,为他们说句公道话。
然而,宦官们把控着牢狱内外的消息,那些试图传递真相的人大多被拦截了下来,士大夫们的抗争仿佛陷入了绝境,整个洛阳城都被一片压抑的气氛所笼罩。
第六章:党锢之祸成
桓帝在曹节等人的蒙蔽下,根本不听那些为士大夫们求情的声音,执意要将他们定罪。
最终,下了一道诏书,判定李膺、陈蕃等众多清流之士结党营私,将他们全部禁锢起来,不许再入朝为官,终生不得翻身,史称“党锢之祸”。
这消息传出后,整个朝堂都震动了。
那些原本还心存正义的官员们,看着士大夫们的下场,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低下头,生怕引火烧身。
而外戚和宦官们则弹冠相庆,他们的眼中满是得意,觉得这下再没有人能阻碍他们掌控朝堂了。
民间百姓听闻此事,也是一片哀声,他们知道这些正直的大人是为了他们好,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对这朝廷越发失望。
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抗议活动,可都被官府无情地镇压了下去。
洛阳城的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着这件事,都觉得大汉的天仿佛要塌了,曾经那清明的朝堂似乎再也回不来了,而这东汉的政治,也随着“党锢之祸”的发生,陷入了更加黑暗的深渊之中。
第七章:朝堂黑暗
自“党锢之祸”后,朝堂之上外戚与宦官越发肆无忌惮地专权起来。
外戚们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扩充自家的田地和财富,各级官员为了巴结他们,也纷纷效仿,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宦官们则在宫廷之中作威作福,随意插手朝政,任免官员全凭自己的喜好和收受的贿赂多少。
那些真正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