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资本萌芽(1/3)
在林翀、秦九韶和沈括的引领下,北宋成功掀起了工业革命的浪潮,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工业生产的扩张,如同春风化雨,悄然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随着工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商品经济日益繁荣,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在北宋的土地上徐徐拉开帷幕。
林翀、秦九韶和沈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他们再次相聚,探讨如何顺应并推动这股新兴力量的成长。
林翀神情专注地说道:“如今工业革命让我们大宋的商品产量剧增,贸易活动愈发频繁,市场不断扩大,这正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契机。
我们应引导商业资本与工业生产更紧密结合,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
秦九韶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接着说:“没错,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完善商业规则和金融体系,为资本的流动和增值创造良好的环境。
运用数学方法精确计算成本、利润和风险,能让商业活动更加科学有序。
”
沈括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不仅如此,还得重视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我们需要培养一批既懂工业生产,又精通商业运作和金融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为资本主义萌芽的茁壮成长提供支撑。
”
三人达成一致后,立即着手行动。
他们向朝廷建言,强调完善商业法规的重要性。
在他们的推动下,朝廷出台了一系列商业政策,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商人权益。
例如,制定了详细的契约法规,明确商业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交易的公平与安全。
对于商业纠纷的处理,也建立了更加公正透明的司法程序。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对资金的需求,北宋的金融体系迎来了重大变革。
林翀和秦九韶运用数学原理,设计了一套科学的金融信用评估体系。
通过对企业和商人的资产、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多方面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给予相应的信用评级,以此作为金融机构贷款和投资的重要依据。
在汴京,一家名为“汇通钱庄”的金融机构率先采用了这套信用评估体系。
钱庄老板陈富感慨地说:“以前放款,心里没底,全凭经验和交情。
现在有了这信用评估,能清楚知道哪家企业有潜力,哪家商人讲信用,放款风险小多了,生意也好做多了。
”
除了信用评估体系,北宋还出现了早期的股票雏形。
一些大型工厂为了筹集资金扩大生产,开始向社会公众发售“股券”。
购买股券的人成为工厂的股东,根据股券持有比例分享工厂的利润。
这一创新举措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工业生产。
在一次股券发售活动中,一位名叫张财的商人兴奋地说:“以前做生意,赚的钱都不知道往哪投。
现在买了这工厂的股券,既能支持工厂发展,自己还能跟着赚钱,真是一举两得。
”
随着商业资本与工业生产的结合日益紧密,北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