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体星系(2/3)
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水滴似乎察觉到了危险,试图凭借其超强的机动性摆脱引力束缚。
但北宋科学家们怎会轻易放过它。
沈括带领团队迅速调整引力透镜的参数,让引力场更加变幻莫测。
水滴在引力的漩涡中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逃脱。
就在此时,北宋的科研团队又发动了量子干扰攻击。
他们通过量子通信网络,向水滴发射出特殊的量子信号,干扰其内部的控制系统。
水滴的行动变得更加迟缓,表面开始出现细微的波动。
“加大干扰力度,让它尝尝我们大宋科技的厉害。
”秦九韶大声喊道。
在引力透镜和量子干扰的双重打击下,水滴终于支撑不住。
它的表面出现了裂缝,内部结构开始瓦解。
随着一声无声的爆炸,水滴在太阳系边缘化作无数碎片,飘散在宇宙之中。
解决了水滴的威胁后,被困的智子也失去了最后的依仗。
北宋科学家们开始尝试与智子背后的三体人进行沟通。
通过量子通信技术,一条信息跨越浩瀚宇宙,传向三体星系:“你们的侵略意图,在我大宋先进的科技面前,不过是徒劳。
和平共处,方为宇宙生存之道。
”
一段时间后,三体星系传来了回应。
三体人在见识到北宋的科技实力后,放弃了侵略的想法,表示愿意与北宋建立和平的外交关系,并展开科技交流。
林翀、秦九韶和沈括得知这一消息后,相视一笑。
他们深知,这不仅是北宋科技的胜利,更是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一次重要跨越。
接下来的日子里,北宋与三体星系之间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星际交流。
三体人分享了他们在极端环境下进化出的独特科技,如如何在三颗恒星的混乱引力场中生存和发展。
而北宋则向三体人展示了戴森球能源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时空折叠等先进技术。
在科技交流的过程中,北宋的科学家们也从三体人的科技中获得了新的启发。
例如,三体人对强相互作用力的独特应用,为北宋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北宋科学家们尝试将强相互作用力材料与量子技术相结合,研发出一种全新的超级材料,兼具超强的硬度和量子层面的可操控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九韶兴奋地介绍着新成果:“这种材料一旦应用于星际飞船,将大大提升飞船的防护能力和机动性。
说不定我们能借此探索更远的宇宙空间。
”
而沈括则在研究三体人的生态系统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生态理论:“不同的宇宙环境孕育出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科技文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多样性和演化规律。
”
随着交流的深入,北宋与三体星系共同成立了“星盟科学院”,吸引了两个文明中最杰出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