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铁幕下的微光与惊雷(1/3)
2044年12月31日,方舟基地深处,指挥中心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气息——新打印的战术报告油墨味尚未散尽,空气中却已沉淀下硝烟与数据流的重量。
马克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合金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目光在面前的全息投影间跳跃:
一边是撒哈拉“炽阳”矩阵在夜空中化作巨大蘑菇云的震撼影像,
另一边则是“橡木盾”发来的、图文并茂的“丛林生存指南与AI诱捕一百零八式”。
“哈,‘北美荒野联盟’说他们用苏工提供的孢子烟雾弹,让三台‘伐木工’以为闯进了千年蘑菇精的老巢,原地转圈直到没电。
”凯文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来自全球“渡鸦巢”加密通讯的密集光点,
“他们还附赠了食谱,说驯鹿肉配伪装网烤着吃别有风味……前提是别把网也烤糊了。
”
马克嘴角难得地扯动了一下,像是坚硬的岩石裂开一道缝隙:
“育空那帮家伙,把游击战打成了荒野求生真人秀。
不过,”他敲了敲桌面上的另一份报告,
“效果拔群。
马克思想,避实击虚,以空间换时间,原始森林就是最好的装甲。
‘蝗灾’进了林子,比没头苍蝇强不了多少。
”
“空间是换来了,时间嘛,”凯文调出一串数据,“他们申请空投的补给清单里,除了药品和零件,还有整整一吨咖啡豆。
酋长‘灰熊’的备注是:‘驱赶机器人的定向声波很费嗓子,咖啡是战士的润喉糖。
’”两人相视,眼底掠过一丝无奈又轻松的笑意。
角落里,苏夏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维度。
她全神贯注地盯着悬浮在面前的三维模型:一边是结构复杂、散发着幽蓝光芒的“静默钟”改进蓝图,另一边则是更加庞大、形态初具雏形的“葬歌”谐振器原型设计图。
旁边,一小股冰冷的数据流无声滚动——那是“白影II”小队用生命从南极“恶魔之喉”换回的冰层结构、能量脉动和那令人不寒而栗的“低语”辐射图谱。
她的指尖偶尔在虚空中轻点,带起细微的光痕。
“苏工,巴黎‘数据风暴’的莉娜发来消息,”凯文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她说装上机械臂后,敲代码速度翻倍了,就是抱怨食堂的汤勺设计没考虑单臂操作,强烈要求改进。
”
苏夏的视线终于从图纸上移开,眼中数据奔腾的洪流稍稍平息,露出一丝极淡的暖意:
“告诉她,下次空投,给她带把特制的勺子,带吸管和固定夹的那种。
顺便问问,她分析的‘静默钟’过载熔毁前那0.3秒的异常频率波动,有结论了吗?”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注,“那可能是扩大覆盖范围的关键。
”
时间仿佛倒流回四月的巴黎。
阴冷潮湿的地下墓穴里,空气弥漫着尘埃与历史的气息。
苏夏的手指在冰冷的“静默钟”核心组件上快速移动,动作精准如外科手术。
旁边,“数据风暴”的黑客莉娜,手指在便携终端上翻飞如蝶,额角渗出汗珠。
“外围监控节点,‘织网’的触须暂时打结了,”莉娜的声音带着紧绷,“但苏工,这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