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第28章 汉祚鸿基

第28章 汉祚鸿基(3/3)

史”,落款处“天汉史院”的印章红得刺目。

     “这断简上的刻纹,是长安‘汲古阁’的手艺。

    ”诸葛亮用羽扇挑起残卷,“当年他们替王莽改刻《周礼》,如今又来伪造代汉史。

    明公可知,这‘焚书坑儒录’的残图,正是当年你府上焚仓时,书吏用桑枝刻下的?”曹操盯着车内突然显现的“补史纹”,喉结滚动半晌,忽然击掌唤出一只青铜匣子,里面数十只萤火虫般的小虫振翅而出,瞬间扑向伪印——“辨史虫”专食虚伪造假之墨,此刻正将“天汉史院”的印泥啃得干干净净。

     五、桑籽破土文脉长 子时的漳水畔,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

    有人用“代汉”木牌搭起粥棚,热腾腾的粟米粥里混着桑籽,雾气漫过木牌时,底下“兴汉”的刻痕渐渐显形。

    阿蝉换了新的桑线琴弦,奏起《采诗曲》的下半阙,曹操忽然从腰间取出横槊,和着节拍吟起《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乐声中,百姓撒向河里的桑籽突然破土发芽,嫩芽顶着露珠在月光下舒展,叶尖凝着“魏”“徐”二字——正是曹操治下的魏郡与徐州义仓的桑种。

    这年夏天,邺城“汉魏文馆”落成之日,曹操望着馆前“经史双碑”,见桑柏二树竟在碑侧合生,枝叶交错如拱手礼,遂长叹一声,将“观沧海阁”匾额改为“汉脉堂”。

     消息传到江东,孙权正在教吕蒙读《春秋》。

    紫髯碧眼的君主叩着书案轻笑:“曹孟德修魏文台,刘玄德竖兴汉旗,却都在替汉家文脉培土。

    你看这九州大地,但凡有桑麻处,必有诗书声,这才是真正的汉祚鸿基啊。

    ” 冬至祭典那日,刘备与曹操在天汉渠畔并肩而立。

    供案上除了中原典籍,还有交州送来的“越汉译经”——用汉字音译的越语《耕田歌》,竹简上还沾着南海的海盐气息。

    当祭文焚化的青烟化作玉尺形状,与星汉台倒影合成“规矩”之象时,空中忽然浮现孔子问礼、张骞凿空的虚影,《孝经》《论语》的书页自开,桑香凝聚成“潜流”二字。

     西域鄯善王的使者献上驼乳抄写的《孝经》,鲜卑首领的鹿皮《论语》上还沾着漠北的霜雪。

    北斗七星缓缓移至“汉脉潜流”碑顶,碑身水纹里,一只“文脉雀”振翅飞起,用尾羽在夜空中书写“斯文不坠”四大金字。

    刘备与曹操相视而笑,各取桑枝蘸取松烟墨,在祭天大典的绢帛上共绘“脉”字古纹—— 一笔是金戈铁马的王朝兴衰,一笔是炊烟袅袅的民间烟火,墨色交融处,汉家文脉如天汉渠水,浩浩汤汤,亘古不绝。

     喜欢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魅魔只好让剑尊生崽了bg 红楼大官人 全才纨绔 诡君染指正道后 此时天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驸马生娃?天经地义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洪荒:我屡出毒计,十二祖巫劝我冷静!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全职武神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冰临谷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玄元证道 万古尘 山神的山没了 全才纨绔 诡君染指正道后 陆夫人有祖传乌鸦嘴 美漫之永安当铺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护法他做不到啊 大道仙瓶 剑魄沉星录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道藏辑要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绝品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