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朝堂新象,恩赏与安民之策(2/3)
严密,城墙上箭如雨下,我军多次进攻都被击退。
杨再兴将军心急如焚,他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他手持长枪,身形矫健,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敌军的箭雨中穿梭自如。
他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攻击,带领着少数先锋部队,迅速登上了城墙。
在城墙上,他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手中长枪左刺右挑,杀得敌军片甲不留。
他的英勇表现,激励着每一位士兵,最终我军成功攻克了城池。
”
“牛皋将军亦是一员猛将,在一次遭遇战中,他与敌军狭路相逢。
敌军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而牛皋将军所率部队人数较少,处于劣势。
但牛皋将军毫不畏惧,他手持双锏,威风凛凛地站在阵前,大喝一声,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双锏挥舞起来,虎虎生风,每一锏下去,都能将敌人的兵器击飞,甚至将敌人打得骨折筋断。
他一个人便能抵挡十多个敌人的进攻,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高涨,以一当十,最终成功击退了敌军。
若不是张宪将军在一旁时刻留意战局,恐怕牛皋将军真会带着少数护卫直接杀进城去,他的勇猛,着实令人钦佩。
”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后,纷纷露出敬佩的神色,对这三位将军的勇猛赞叹不已。
有人小声议论道:“如此猛将,实乃我大宋之福啊!”“是啊,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简直是神勇无敌。
”
赵翊顿了顿,又说道:“还有一人,或许是大家意想不到的,那便是辛弃疾。
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更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出色的参谋战略才能。
在一次战役前,辛弃疾通过对敌军兵力部署、地形地势的详细侦察和分析,制定了一套精妙绝伦的作战计划。
他建议我军利用夜间突袭敌军的粮草辎重营地,打乱敌军的补给线。
同时,在敌军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待敌军慌乱之时,前后夹击。
此计一出,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在战斗中,辛弃疾更是亲自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执行突袭任务。
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能力,成功地烧毁了敌军的粮草辎重。
敌军果然大乱,陷入了恐慌之中。
我军趁机发动攻击,前后夹击,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辛弃疾将军不仅有出色的参谋才能,更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他的功绩不容小觑。
”
宋徽宗听后,龙颜大悦,说道:“如此功臣,朕定要重重封赏。
太子,你将名单呈上,朕即刻下旨。
”
赵翊将名单恭敬地递给了宋徽宗,宋徽宗接过名单,仔细地看了起来。
随后,他拿起朱笔,在名单上一一写下了对各位功臣的封赏。
“高宠,勇猛善战,战功卓着,封为骠骑将军,赐黄金千两,良田百亩。
”
“杨再兴,忠勇可嘉,屡立奇功,封为虎威将军,赐珠宝无数,宅邸一座。
”
“牛皋,力大无穷,杀敌英勇,封为威武将军,赐骏马十匹,绸缎百匹。
”
“辛弃疾,文韬武略,才智过人,封为镇国将军,兼领枢密院参议,暂时在燕京辅佐岳飞一起管理军事要务。
”
对于岳飞、张宪等之前未得到充分封赏的将领,宋徽宗也追加了赏赐,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除了这些将领,赵翊还提到了王勇、王贵、李平以及韩、张、刘、曲等四人。
“陛下,这些将士在战争中也都表现出色,他们或是冲锋陷阵,或是坚守阵地,为收复失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可缺少他们的封赏。
”
宋徽宗点头表示同意,对这些将士也一一进行了封赏。
同时,赵翊还命人准备好足够的钱粮,根据其他将士相应的战功,一同进行封赏。
朝堂上,得到封赏的将士们纷纷跪地谢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的泪水。
“陛下圣明,臣等定当肝脑涂地,报效国家!”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充满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
封赏仪式结束后,赵翊又神色凝重地向宋徽宗奏道:“陛下,此次金军入侵,各地百姓深受其害,许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