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明宫词(3/3)
,用随身携带的止血粉敷在他手臂的擦伤处,指尖的血迹却已变成青黑色。
大理寺的验尸房里,林姝玥的脸色苍白如纸,指尖的黑紫色正逐渐蔓延至手腕。
谢砚舟握着她的手,声音里难得有了一丝颤抖:“这毒针上的毒素,可有解法?”
“需用西域的冰蚕蛊毒作引,以毒攻毒。
”林姝玥勉强一笑,“但冰蚕蛊只有波斯商队才有,而最近一支商队,要在后日才能抵达长安。
”
谢砚舟忽然想起,赵景曜曾送给他一枚波斯进贡的玉佩,上面刻着冰蚕的纹样。
他立刻命人取来玉佩,却发现玉佩夹层里藏着一张纸条,上面是魏征的笔迹:“《君道》卷已抄录副本,藏于凌烟阁第三层。
”
与此同时,大明宫传来消息:赵弘渊看过谢砚舟呈递的证据后,勃然大怒——所谓太子中毒,竟是五皇子赵景曜暗中替换熏香、栽赃嫁祸!
阿罗撼受赵景曜指使盗书,企图以手稿内容动摇太子储君之位,却在事成后欲灭口嫁祸,坐收渔利。
凌烟阁第三层的密室里,谢砚舟终于找到了魏征抄录的《君道》副本。
手稿中详细记载了魏征对诸位皇子的评价,其中有一句用朱砂圈着:“太子仁厚端方,然五皇子心机深沉,陛下当明察秋毫,以固国本。
”
“这就是阿罗撼不惜嫁祸太子也要夺取手稿的原因。
”林姝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的手腕已缠上了冰蚕蛊毒的绷带,“他想借手稿内容激化皇室矛盾,助赵景曜染指储君之位,背后更有外敌欲趁乱介入。
”
谢砚舟转身,目光落在她腕间的绷带上:“为何不告诉我,冰蚕蛊毒需以血饲蛊?”
林姝玥避开他的眼神:“若说了,你岂会让我用这法子?反正毒针之毒已入骨髓,与其等死,不如赌一把。
”
谢砚舟忽然握住她的手,将一枚药丸送入她口中:“这是孙思邈先生新制的解毒丹,或许能撑到冰蚕蛊起效。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她额前的碎发,“以后别再擅自涉险。
”
武德九年正月二十,波斯商队抵达长安的前夜,阿罗撼在西市的客栈中被人毒杀。
他手中紧握着半张纸条,上面写着“玄武之变,天命所归”八个血字。
谢砚舟看着尸体旁散落的波斯金币,忽然注意到金币上的鹰徽与阿罗撼胸前的刺青一模一样。
“看来有人不想让他活着说出真相。
”林姝玥站在窗边,看着远处的大明宫,“太子储君之位稳固,五皇子赵景曜因谋逆之罪被陛下下旨禁足,终身不得出府,这场风波看似平息,实则……”
“实则暗流仍在。
”谢砚舟将金币收入袖中,“阿罗撼背后的势力,恐怕不止波斯一方。
你看这金币上的鹰徽,与突厥的图腾竟有几分相似。
”
林姝玥忽然想起,在含元殿的暗门甬道里,烛台的倾斜角度正是指向突厥的方位。
她取出大明宫建筑图,用朱砂笔在突厥方位画了个圈:“或许,真正的幕后黑手,是想借李唐内乱趁虚而入的外敌。
”
晨光初现时,谢砚舟与林姝玥站在玄武门城楼上。
远处的渭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初升的朝阳。
林姝玥的手腕已不再发紫,冰蚕蛊毒竟奇迹般被孙思邈的解毒丹压制住了。
“知道为何叫你来看日出吗?”谢砚舟指着东方的朝霞,“因为每一个迷局的尽头,都会有新的曙光。
”
林姝玥咬着胡麻饼,嘴角又沾了碎屑:“谢大人何时学会说这般文绉绉的话了?”
她忽然指着城下的商队,“瞧,波斯商队来了,不知道有没有带冰酪和葡萄干。
”
喜欢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请大家收藏:()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