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月廿四,观星阁地下密室。
司南将史馆火场带回的焦黑残页平铺在璇玑台上,十二盏璇玑灯在穹顶投下的北斗光影恰好覆盖残页焦痕。
墨九的机关盒发出蜂鸣,蓝光扫过碳化纸面时,焦脆的边角突然崩落,露出内层用璇玑金液书写的星象密文。
"看这里,"司南用镊子夹起指甲盖大小的残片,金液在荧光下显形为贞观十九年冬至日的刻漏数据,"浮箭重量标注为三钱,但司南计算的真实重量应为五钱。
"他将残片与陈归年案的刻漏零件对比,金属表面的磨损痕迹显示曾被人为加重。
阿夜的狼首弯刀轻点石案上的《麟德历》残页副本,刀刃映出页边李淳风的批注:"璇玑金混入刻漏,导致浮箭下沉速度加快一刻。
"她耳坠上的突厥银饰与残页边缘的狼首纹共振,"突厥俘虏说,他们用这种方法校准祭祀时间。
"
墨九突然比出"光谱分析"手势,机关盒投射出残页的三维模型。
焦纸内层的金液纹路在分解后重组,竟呈现出墨九破解的七族星象坐标——突厥卫所、粟特商馆、波斯祆祠的位置,正对应刻漏数据的异常点。
"每处异族据点的刻漏都被植入璇玑金,"司南在石案上排列残片,形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掌漏官的死亡时间,正是刻漏误差积累到临界点的时刻。
"他取出主官书房搜出的铜符残片,残片边缘的灼伤与残页上的星位标记完全吻合。
阿夜的刀刃划过代表波斯祆祠的残片,金液突然发出青光:"波斯胡商的星盘,应该也被植入了同样的金属。
"她望向墨九,后者正用机关笔在残页上标注波斯数字,"这些符号在计算星盘的纬度修正值,和司南实验的结果偏差一致。
"
墨九急促比划,机关盒显示残页上的日影数据被分拆为七段,每段对应一个异族部落。
司南恍然大悟:"二十年前的冬至数据被肢解给七族保管,就像墨九破解的加密手稿,每族掌握一个星象参数。
"
当残片拼合至天枢星位时,司南的玉佩碎片突然发烫,在焦纸上投出观星阁的立体模型。
模型地基处的璇玑金矿脉反应,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