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一月十四日,丑时三刻。
观星阁顶楼的鉴宝室中,十二盏青铜灯台照亮了整面墙壁,阿夜刚从工坊带回的证据铺满长桌:染着铜锈的铸造模具、盖着凤凰印的绢布卷宗、齿轮咬合的青铜人偶,以及三册用粟特文写就的星象手札。
"这些伪造记录的纸张,"墨九比出"碳十四测定"手势,机关盒的蓝光扫过纸页边缘,"与史馆纵火案中烧毁的《戊寅元历》孤本属于同批贡品,产自前隋的白鹿原官造纸坊。
"他指向纸页右下角的暗纹——一只振翅凤凰环绕北斗七星,正是密旨残片上的皇室徽记。
司南拿起其中一本手札,泛黄的纸页上用朱砂画着北斗七星,每颗星位都标注着不同的历法数据:"武德九年冬至,斗柄指向正北偏东三度,"他的指尖停在"天枢星位"的注解上,"但根据真实测算,当时实际偏角应为七度,这正是提到的造假核心。
"
阿夜擦拭着狼首弯刀,刀刃映出青铜人偶的太阳穴凹槽:"这些人偶的材质,"她指向人偶后颈的三族图腾烙痕,"和铜符、日晷指针一样,都是前朝特有的'玄铁混金',"想起工坊熔炉中未冷却的合金溶液,"他们在批量制造星象定位器。
"
墨九突然轻叩机关盒,全息投影中浮现出工坊地道的三维模型:"七个支道对应北斗七星,"他调出长安日晷分布图,"每个支道的尽头都有校准环,能模拟不同纬度的日晷误差——"指向中央熔炉的投影,"这里的能量反应,和铜符触发的浑天仪隐藏功能完全一致。
"
司南将天枢铜符放在伪造记录上,符体与纸页的凤凰印发出共鸣,露出隐藏的密文:"是前隋的星象密语,"他破译着粟特文下的云雷纹,"「天枢改,则紫微移;斗柄转,则王气易」——这是第68章密旨残片的完整版本,要求通过修改天枢星位的观测数据,制造'紫微帝星偏移'的假象。
"
阿夜忽然指着另一册记录中的波斯文旁注:"这些星盘计算方式,"对比胡商供词,"和波斯占星师使用的黄道十二宫算法吻合,"想起工坊中波斯弯刀与突厥纹身并存的场景,"他们在融合三族的星象技术,用突厥的图腾定位,波斯的星盘校准,中原的机关术伪造证据。
"
墨九拆解着青铜人偶的齿轮,突然发现齿牙间刻着细小的星象密码:"和日晷底座、血痕留言的加密方式相同,"他将密码输入机关盒,屏幕上浮现出北斗七星的动态轨迹,"每个齿轮对应一颗星位,转动时会在地面投射特定星象——"指向人偶太阳穴的凹槽,"当铜符烙印激活,就能形成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