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薪火南渡,暗涌潜流(2/3)
公议!当务之急,是抚恤伤患,收拢溃军,安抚流民,整军备战!金贼破了汴梁,绝不会止步!建康,就是下一个汴梁!我等若再内耗,便是自掘坟墓!”
厅内一片死寂。
汪伯彦等人被李纲的气势所慑,脸色难看,却不敢再言。
韩世忠也停下了踱步,看着灵堂中那猩红的战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知道李纲是对的,但心头那股被汴梁陷落、宗帅殉国点燃的暴烈之气,却无处发泄。
“报——!”一名亲兵神色紧张地冲入厅内,打破了沉寂,“启禀李相、韩帅!城…城外流民中突发瘟疫!已…已蔓延至收容营!军中医官束手,死者…日增!”
“什么?!”众人脸色剧变!瘟疫!这比金兵的刀剑更可怕!它能在无声无息中,摧毁这支刚刚聚拢、人心惶惶的残军和流民!
“快!封锁疫区!所有医官集中救治!征调城中所有药材!焚烧死者遗物!务必控制蔓延!”李纲厉声下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如同重重枷锁,套在了这风雨飘摇的行在脖颈之上。
建康的天空,阴云密布。
重建之路的第一步,便踏入了泥泞与荆棘。
而那枚被岳飞攥在手心、染血的盘扣,在昏迷的黑暗中,依旧闪烁着微弱的、不屈的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秦岭余脉,通往荆襄的崎岖山道。
**
寒风如刀,割过韩二粗糙的脸颊。
他背着依旧昏迷不醒、气息微弱的李七,每一步踏在覆着薄霜的碎石小径上,都沉重无比。
身后,跟着刘三刀和仅存的二十余名义士。
人人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甲胄残破,眼中却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离开“鹰喙岩”已近半月。
穿越秦岭余脉的旅程,比想象中更加艰险百倍。
影枭主力虽被李七引开,但黑冰台的暗哨和西夏的游骑如同跗骨之蛆,在广袤的山林中织成了一张无形的死亡之网。
他们昼伏夜出,专挑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险径,如同惊弓之鸟。
“韩头领…前面…就是‘野狐岭’了…”刘三刀喘着粗气,指着前方一道如同巨兽獠牙般耸峙的山梁,声音带着忧虑,“过了岭…才算真正出了秦岭…可这岭…是黑冰台设卡盘查的要道…听说…有西夏的‘铁鹞子’协助…”
韩二停下脚步,将背上的李七轻轻放下,靠在一块避风的岩石后。
李七脸色灰败,断腿处虽然用简陋的夹板和草药固定,但伤口红肿流脓,高烧不退,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韩二解下腰间的水囊,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点清水滴入李七干裂的嘴唇。
他抬头望向阴沉的天空,又看向野狐岭那险恶的地形。
山梁上,隐约可见简易的木栅和哨塔轮廓,几面黑色的小旗在寒风中飘动。
绕路?最近的路径也要多走五六日,李七的伤势…恐怕撑不到那时候。
强闯?二十几个疲惫不堪、装备简陋的人,面对占据地利、以逸待劳的敌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头领…怎么办?”一名年轻的义士声音带着绝望的颤抖。
韩二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紧贴心口的那枚染血燧石。
冰冷的触感带来一丝清醒。
官家最后的嘱托在耳边回响:“人在物在,人亡物毁…找到岳飞…”他低头,又看向怀中那油布包裹、紧贴胸口的皮囊,里面是关乎国运的西夏密信、密道图和令牌。
他不能死在这里。
李七不能死在这里。
这些东西,必须送到岳飞手中!
一个极其大胆、近乎疯狂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刘三刀!”韩二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在!”
“你带十五名兄弟,带上所有能用的弓箭,绕到野狐岭西侧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