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琼仪册封:璇玑清晖与算筹刑章(3/3)
边缘刻着细小的盐晶图案——这是朱标特意吩咐的,以纪念她在盐政的功绩。
退朝后,陈砚直奔刑部。
红墙下,她的云锦华服上,算筹纹与刑杖纹交相辉映。
刑部尚书王惠贤迎出时,手中捧着的卷宗上,赫然盖着"核计司"的新印。
"琼仪妃殿下,"他引她来到积满灰尘的核计司,"这些是近三年悬而未决的涉财刑案。
"
陈砚翻开第一本卷宗,是扬州盐商贪腐案。
供状上"银钱数目不清"的批注格外刺眼,她取出算筹,在案头摆出三栏:"盐引核算讲究分毫不差,刑案查账更要明察秋毫。
"她对围立的书吏道,"从今日起,每笔银钱都要像筛盐般细细过滤,绝不能让任何一笔糊涂账成为冤情的遮羞布。
"
申时,朱标微服来到刑部,隔着窗纸便听见算筹相击的清响。
陈砚正对着某锦衣卫受贿案的账册,案头摆着从扬州带来的验盐筛——她将筛盐的手法用在核账上,每一粒"沙砾"般的疑点都被筛出。
"陛下看,"她指着算筹摆出的流向图,"看似分散的银钱,实则通过三家钱庄汇入同一账户,正是涉案官员的私产。
"
戌初刻,陈砚回到璇玑清晖殿,官服上的算筹纹沾满了墨渍。
殿内的盐晶琉璃灯已被宫人点亮,淡蓝色光芒映着算筹纹地砖,恍若置身于星斗与算筹交织的幻境。
朱标坐在暖阁案前,正在翻阅她新拟的《核计司章程》,见她进来,笑道:"朕刚让人把扬州盐政学堂的算学胥吏调来,明日便到核计司报道。
"
陈砚摘下金冠,望着案头新刻的"璇玑清晖殿"玉牌,忽然想起白日里在刑部算出的第一桩冤案——那个被屈打的灶户,即将带着算筹核清的银钱账目重获自由。
"妾身今日在刑部,"她走到朱标身边,看着章程上他新增的批注,"忽然明白,这算筹砖、盐晶灯,原是陛下替妾身架起的桥梁——一头连着后宫,一头连着百姓。
"
朱标忽然握住她的手,放在《核计司章程》的扉页上,那里画着小小的璇玑星图与算筹:"朕要让天下人知道,"他望着她眼中跳动的灯影,"女子为官,靠的不是凤冠霞帔,是这能算清天下冤情的算筹,是这能照破混沌的清晖。
"
更漏声中,殿外的琼花树被夜风吹得沙沙作响,算筹纹地砖上,盐晶琉璃灯的光影随之一明一暗。
陈砚忽然想起初遇时的扬州,那个在盐场算产量的午后,阳光、算筹、盐晶,还有那个微服而来的男子。
如今,所有的前因后果,都在这璇玑清晖殿中找到了归处——算筹是她的甲胄,琼仪是她的封号,而眼前的男子,是始终懂她、信她、支持她的人。
当第一盏宫灯亮起,核计司的灯火依然通明。
陈砚铺开新的卷宗,算筹在盐晶琉璃灯下泛着微光。
她知道,从此往后,每一道算筹的横直,都将是替百姓劈开迷雾的利刃,而"璇玑清晖殿"的每一块算筹砖,都将见证她用算筹书写的治世传奇。
喜欢明朝的名义请大家收藏:()明朝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