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衬衫上的灰尘(2/3)
7月7日,《镜像心理学》被借出,借阅人签名处赫然是"周小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临港市警局的停尸房永远比外面低五度。
林涛用备用钥匙打开侧门时,冷气像蛇一样钻进他的衣领。
秦越站在张薇的尸体旁,手里拿着解剖报告,对他的出现毫不惊讶。
"我就知道你会来。
"她递过一份文件,"袖扣的完整分析报告,陈队长不知道我做了备份。
"
林涛快速浏览着报告:"你说DNA端粒长度不匹配?"
"不只是端粒。
"秦越指向一组数据,"袖扣上的上皮细胞代谢产物显示,这些细胞来自一个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的人,但陆铭的医疗记录显示他从未做过器官移植。
"
林涛想起陈队长手腕上的疤痕:"抗排斥药物...比如肾脏移植?"
"或者骨髓。
"秦越点点头,"更奇怪的是,袖扣铰链处的'血渍'根本不是血,而是一种含有血红蛋白的人造培养液,成分与市面上的血液替代品吻合。
"
林涛的思绪飞速运转:"所以有人用陆铭的DNA样本培养了这些细胞,然后故意'污染'袖扣..."
"而且手法相当专业。
"秦越补充道,"像是医学实验室的人做的。
"
停尸房的灯光突然闪烁了一下。
秦越警觉地看向门口:"陈队长下令今早火化张薇的尸体,说是家属要求。
但我查过了,张薇的父母十年前就去世了,她没有其他亲人。
"
"他在销毁证据。
"林涛握紧拳头,"张薇的毒理报告呢?"
秦越调出电脑上的数据:"阿托品剂量确实不足以致死,但会让人产生幻觉。
最奇怪的是..."她放大一组波形图,"她的脑电波残留显示,死亡前经历了异常强烈的θ波活动,通常只在深度催眠或..."
"或记忆被强行激活时出现。
"林涛接上她的话,想起电话里那个电子声音说的"记忆植入"。
秦越的瞳孔微微扩大:"你怎么知道?"
林涛没有回答,而是指向屏幕上的另一个峰值:"这是什么?"
"未知蛋白质标记物,不在任何数据库里。
"秦越压低声音,"我偷偷做了质谱分析,最接近的匹配是...某种海蜗牛的神经毒素,能选择性擦除特定记忆。
"
停尸房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穿着保洁制服的男人推着拖把桶进来。
林涛迅速将报告塞进口袋,但那人只是低头拖着根本不脏的地面,嘴里哼着走调的歌。
"新来的?"林涛问。
秦越摇摇头:"没见过。
"
当保洁员推车经过张薇的尸体时,林涛注意到他的右手腕上戴着一块厚重的手表——与陈队长那款一模一样。
更诡异的是,拖把桶里的水泛着淡淡的蓝色,像是加了什么消毒剂。
"小心!"林涛猛地拉开秦越,但已经晚了。
保洁员突然将整桶水泼向解剖台,液体接触到尸体的瞬间发出嘶嘶声,张薇的面部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溶解。
秦越按下警报按钮,但保洁员已经冲向门口。
林涛追上去时,那人突然转身抛出一个玻璃瓶。
瓶子在地上炸裂,释放出刺鼻的白色烟雾。
等烟雾散去,走廊上早已空无一人,只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左脚的脚印比右脚浅得多,像是重量分布不均。
警报声中,林涛返回解剖室。
张薇的脸已经无法辨认,但秦越正用棉签抢救她右手掌心的残留物。
"不是硫酸。
"她将棉签放入试管,"某种蛋白酶,针对性分解软组织但保留DNA。
有人不想我们看到她脸上的什么东西。
"
林涛想起张薇工作台上那张被水渍晕染的书店收据:"能恢复她掌心的痕迹吗?"
"也许。
"秦越将试管放入离心机,"但需要时间我们可能没有。
陈队长一小时后就会来监督火化。
"
离心机运转的嗡嗡声中,林涛掏出老人用血写的那张纸:"你知道'213在镜子里'是什么意思吗?"
秦越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圣心疗养院的213病房...我读研时听教授提过,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秘密实验项目的代号,关于记忆移植和人格重构。
"
"杨振是谁?"林涛追问。
"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秦越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他是213项目的主持人,1985年项目被叫停后...他把自己锁在213病房里,用手术刀剥掉了整张脸皮。
"
离心机停止的提示音像一声枪响。
秦越取出试管,里面的液体在灯光下呈现出诡异的蓝色荧光。
"这不是张薇的。
"她盯着试管,手微微发抖,"这是某种标记物...和陆铭袖扣上的人造血渍成分一致。
"
林涛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匿名短信:"想知道谁杀了张薇?中午12点,圣心疗养院7号病房。
只准你一个人来。
"
发信人号码显示为"7-213"。
圣心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