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消失的病历(2/3)
突然站起来,从背包里取出在疗养院拍的所有照片,一张张铺在茶几上。
其中有张陆文渊办公室的特写,书架上摆着几个相框。
"放大这个。
"他指着其中一个相框。
秦越调整图片,像素化的图像逐渐清晰——那是一张家庭照,陆文渊抱着一个小男孩站在圣诞树前。
男孩约莫四五岁,穿着红色毛衣,笑容腼腆。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右腕内侧的胎记,形状如同新月。
"陆铭小时候。
"林涛声音发紧,"同样的胎记,同样的位置。
"
秦越倒吸一口气:"所以'镜面计划'的实验对象在模仿童年的陆铭?但为什么?"
林涛走向窗户,掀开窗帘一角。
雨已经小了,月光透过云层,在泥泞的路面上投下斑驳光影。
二十年前的碎片在脑海中旋转,逐渐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陆文渊在创造另一个'陆铭'。
"他转身面对秦越,"而杨振,或者说'7号',就是那个失败的实验品。
"
秦越的电脑突然发出提示音,她低头查看:"陈队发来加密邮件...张薇死前一周的活动记录。
"她的眼睛快速扫过屏幕,"她去了三次市档案馆,调阅的都是圣心疗养院的旧档案。
"
林涛快步走回:"具体哪些档案?"
"大部分是1995年的财务记录和人员名单,但..."秦越皱眉,"系统显示这些文件在张薇访问后第二天就被标记为'销毁'。
而操作者ID属于档案科的王主任——去年退休,上个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
"
"太干净了。
"林涛冷笑,"每个线索都被人提前掐断。
"
秦越继续滚动页面:"等等,这里有个附件...张薇私人邮箱的备份。
她死前一晚发了一封邮件给自己,标题是'找到7号了'。
"
邮件内容只有短短几行:
"确认杨振存活。
他一直在监视陆铭,学习他的所有习惯。
疗养院地下室的标本柜有证据。
必须警告林涛——"
文字到此中断。
秦越检查了邮件属性:"发送时间是凌晨2:15,而法医确定的死亡时间是2:30到3:00之间。
她是在被杀前几分钟发的这封邮件。
"
林涛的拳头无意识地攥紧,指甲陷入掌心。
张薇知道危险临近,却还是试图传递信息。
而那个"7号",就像幽灵一样徘徊在每个命案现场,留下精心设计的线索,将所有人的视线引向陆铭。
"我们需要回地下室。
"他突然说,"张薇提到的标本柜我们没仔细检查。
"
秦越看了看窗外:"现在?雨还没停,而且那些人可能还在附近。
"
"正因为他们觉得我们不会立刻回去。
"林涛已经拿起外套,"这是最好的时机。
"
他们悄悄离开小屋,沿着林间小路返回。
雨后的空气弥漫着泥土和腐烂树叶的气息,每一步都伴随着咯吱水声。
半小时后,圣心疗养院再次出现在视野中,此刻的它比白天更加阴森,破损的尖顶刺向铅灰色天空。
林涛示意秦越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再次潜入建筑。
湿滑的楼梯比白天更加危险,几次他差点踩空。
到达地下室时,铁门上的"7"在黑暗中泛着微光,像是某种不祥的警示。
手电光束扫过实验室,最终停在角落的金属柜上。
白天匆忙中没注意到,这个柜子侧面刻着一行小字:"标本存储·7号专用"。
柜门被一把密码锁固定,四个转轮锈迹斑斑。
林涛试了杨振的生日,不对;又试了火灾日期,依然纹丝不动。
他沉思片刻,输入了0721——陆铭的生日。
锁扣弹开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柜子里整齐排列着二十个玻璃标本瓶,每个都贴着标签。
最早的一个标注"7-1·1991.04",里面是一缕头发;最近的"7-20·2015.09"中,漂浮着一片指甲。
所有标本都来自同一个人,跨越二十四年的时间长河。
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第19号标本瓶——标签写着"7-19·2015.07",内容物是一小块皮肤,上面清晰可见新月形胎记。
而采集日期,正是陆铭因精神崩溃首次入院的那天。
"他在收集陆铭。
"林涛喃喃自语,胃部一阵绞痛。
这不是简单的嫁祸,而是一个长达二十年的病态执念——成为陆铭,取代陆铭。
手电光扫过柜门内侧,那里贴着一张褪色的便签纸,字迹工整得近乎刻板:
"阶段19完成。
主体记忆植入成功。
最后一步:清除原型。
——7号"
林涛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匿名短信:
"你找到我的收藏了。
漂亮吗?下一个标本会是你的眼睛。
——7号"
几乎同时,楼上传来秦越的尖叫声。
林涛拔腿就跑,在楼梯转角处差点撞上一个黑影——那人身形瘦高,戴着口罩,但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在黑暗中反射着诡异的光。
两人对视一秒,对方转身就跑,动作灵活得像只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越!"林涛冲出一楼大门,看到秦越跪在泥地里,捂着左肩。
鲜血从她指缝间渗出,染红了衬衫。
"有人...从背后..."她疼得直吸气,"没看清脸...但戴着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