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12章 异族求技

第12章 异族求技(2/3)

,王大人言利害,皆有其理。

    ”李承乾缓缓开口,“然圣人亦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昔年卫鞅入秦,先立木取信,后才推行变法。

    孤今日授艺,亦需先见其信。

    ”他顿了顿,“孤问孔祭酒:若吐蕃借学技之名,行窥伺之实,夫子能担此责否?” 孔颖达一怔,手中《论语》险些滑落。

    老人的胡须在炭盆热气中轻轻颤动,半晌才叹道:“老夫虽信‘人性本善’,却也知‘防人之心不可无’。

    太子若能把握分寸,老夫……老夫无话可说。

    ” 郑元礼见状,立刻趁热打铁:“太子明鉴!我等世家愿捐钱助尚方监改良铁器,绝不让技艺外流!”他向前半步,压低声音,“何况,吐蕃人学去的不过是皮毛,核心技艺——” “够了。

    ”李承乾抬手打断,目光转向禄东赞,“贵使方才说,吐蕃算学粗陋。

    ”他示意小福子捧来漆盘,盘中算筹色泽温润,却暗藏玄机,“孤赐你一套‘贞观算筹’,每根刻纹皆对应《夏侯阳算经》例题。

    至于炒鼎之法,可送十口铁锅。

    但铸锅的反射炉构造、炒钢的火候控制,乃我大唐工匠累世心血,恕难相告。

    ” 禄东赞盯着算筹,眼中闪过精光。

    他伸手取过一根,指尖拂过刻纹,嘴角忽然扬起微妙的弧度:“太子莫非以为,仅凭刻纹混乱的算筹,就能挡住吐蕃人求知的脚步?” “非是挡路,而是指路。

    ”李承乾微笑,“就像这窗外的雪,看似阻路,实则润土。

    孤授你算筹,是为仁;藏起刻度,是为智。

    仁智相济,方是大国气象。

    ”他转头对孔颖达道,“若夫子愿收吐蕃学子,教以诗书礼义,孤自当亲书‘有教无类’匾额相赠。

    至于器物之学,还望夫子体谅。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孔颖达深深一揖:“太子能以仁心行智术,老夫不如也。

    ”老人转身对禄东赞道,“贵使若有学子来长安,老夫亲自开讲《春秋》。

    ” 禄东赞闻言,眼底飞快掠过失望与算计。

    他起身行礼:“既蒙太子赐锅,臣恳请尚食局庖丁随臣回吐蕃,演示炒菜之法。

    ” “准奏。

    ”李承乾爽快应下,却在禄东赞眼底捕捉到一丝惊喜,“但有二事:其一,庖丁只用大唐铁锅、大唐作料;其二,贵使需每年向大唐进贡青稞良种十石。

    ”他看似随意地拨弄炭盆,火星溅起又熄灭,“孤闻吐蕃青稞耐寒,正可种于陇右。

    ” 禄东赞瞳孔微缩——这是要将吐蕃的农业命脉也纳入大唐体系。

    他却不得不应:“臣定当禀明赞普。

    ” 殿外风雪渐大,炭盆中的松香与吐蕃使者身上的酥油味混在一起,化作复杂的气息。

    李承乾望着禄东赞离去的背影,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以夷制夷”之策:授人以鱼,却控其渔塘;予人以器,却藏其匠术。

     “太子此举,可谓一箭三雕。

    ”郑元礼忽然凑近,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闻,“既堵了儒生的嘴,又卖了吐蕃人情,还得了青稞良种。

    ”他顿了顿,“只是那算筹……” “算筹上的刻纹,是错的。

    ”李承乾淡淡道,“就像郑大人工坊里流出的铁器,看似精巧,实则易折。

    ”他转头直视郑元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三藏还俗 聚宝乾坤碗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玄武:从零开始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衣冠谋冢 英烈传奇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医圣杨洪一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道藏辑要 太虚王座 无妄仙君 史上最强县令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穿越之原始之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三藏还俗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衣冠谋冢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乱世猛卒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从天龙活到现代的武林神话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我在北宋教数学 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 碎星阁 逆世灵霄纪 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