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30章 农器改良(下)

第30章 农器改良(下)(1/2)

春耕大典后第七日,李承乾带着改良团队驻扎在了终南山下的皇庄。

    他命人在十块相同大小的田地上,分别安装不同角度的犁壁进行对比试验。

     "从四十度到六十五度,每五度一个梯度。

    "李承乾用自制的量角器比划着,"每块田必须用同样的牛、同样的农夫耕作。

    " 长孙冲翻开记录簿:"已按殿下吩咐,每块田都预先撒了等量的苜蓿种子模拟杂草。

    " 试验结果出人意料。

    犁壁角度最陡的六十五度犁虽然翻土最深,但行进速度慢了近三成;而五十度角的犁壁不仅翻土效率最佳,杂草覆盖率也达到了九成以上。

     "原来如此!"李承乾恍然大悟,"《齐民要术》说'深耕易耨',却没说明这个'易'字关键在于角度!" 老农赵五却提出异议:"殿下,咱关中的硬土,五十度怕是不够。

    " 这句话点醒了李承乾。

    他立即组织工匠设计出可调节角度的活动犁壁,通过移动插销就能在四十五度到六十度之间调整。

     三月中旬,正当改良进入最后阶段时,长安城中突然流传起谣言。

     "听说了吗?太子改的犁用了胡人的弯刀样式,坏了祖宗法度..." "那犁上还加了铁器,分明是与民争利!" 李承乾在东西市微服私访时,恰巧听到这些议论。

    他注意到,散布谣言的几个闲汉,腰间都挂着同样的铜牌——那是五姓七望家仆的标志。

     次日朝会,御史王珪果然上奏:"陛下,农器乃国之根本,岂可轻易改动?臣闻新犁造价昂贵,恐非寻常百姓所能置办。

    " 李世民尚未开口,李承乾便出列奏道:"王御史可知,一架直辕犁要用三尺二寸的整木,而曲辕犁只需二尺八寸?至于铁器用量,新旧犁其实相当。

    " 说着,他命人抬上两架犁的用料对比。

    工部尚书段纶趁机禀报:"经核算,新犁反可省料两成。

    " 王珪语塞,却又有大臣提出:"各地土质不同,岂能一概而论?" 这正是李承乾等待的问题。

    他拍了拍手,侍从立即展开一幅大唐疆域图,上面标注着各地土壤特性。

     "儿臣已命将作监准备三种制式..."李承乾详细解释了针对黏土、沙土和丘陵地的不同设计。

    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

     四月初,第一批三百架贞观犁分发至京畿各县。

    让李承乾惊喜的是,民间匠人很快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

     万年县铁匠铺里,王铁头给犁铧加装了可更换的耐磨铁尖;蓝田县的木匠则发明了"子母犁辕",能快速拆解便于运输。

    最妙的是泾阳老农设计的"犁铃"——挂在犁梢上的铜铃,耕深合适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护法他做不到啊 小美人身陷修罗场一心死遁 修仙大盗 冰临谷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聚宝乾坤碗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道仙瓶 无名剑主 铜镜约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天绝剑破宿命劫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伪装者:被明镜震惊的我爆装备了 太虚王座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大宋枭雄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三藏还俗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玄武:从零开始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穿越之原始之路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无妄仙君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灵气复苏:全民海克斯 从天龙活到现代的武林神话 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北军悍卒 星极宇宙 我在北宋教数学 逆命武侠行 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 系统带我闯武侠 剑影书迷之宝藏寻踪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