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南洋来客(1/3)
长安城繁花似锦。
李承乾站在鸿胪寺新建的"四夷馆"前,看着一队皮肤黝黑的异域使者缓缓入内。
这些人头缠彩巾,耳戴金环,身披色彩艳丽的纱丽,正是来自南海诸国的使团。
"殿下,这是室利佛逝国王子蒲罗中。
"鸿胪寺少卿引荐道,"他们漂洋过海三个月,特来朝见天可汗。
"
那王子约莫二十出头,面容俊朗,见到李承乾立即行了一个古怪的礼节,然后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太子殿下千秋!小国仰慕大唐风华,特来朝贡!"
李承乾微笑颔首。
自从去年那三个漂流到流求的室利佛逝水手回国后,关于大唐的传说就在南海不胫而走。
如今亲眼见到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不禁心潮澎湃——海上丝绸之路,终于要迎来真正的开拓者了。
"王子远来辛苦,请先歇息。
明日大朝会,孤引你觐见父皇。
"
回到东宫,李承乾立即召见去年那三个水手中的一人——如今已在大唐担任通译的苏莱曼。
"室利佛逝国情况如何?可曾探听清楚?"
苏莱曼恭敬行礼:"回殿下,室利佛逝位于南海最大岛屿上,控制着东西海路要冲。
其国富庶,盛产香料、珍珠、象牙。
国王听说大唐威名,特意派王子来探虚实。
"
"可有其他使团同行?"
"有!"苏莱曼兴奋地说,"还有来自占城、真腊的使者,不过他们走陆路,要晚些时候到。
"
李承乾眼前一亮。
占城、真腊位于中南半岛,是陆上通往天竺的要道。
若能与这些国家建立联系,大唐的影响力将直抵印度洋!
"备厚礼,好生款待。
另外,传令将作监,加紧印制《大唐图志》,准备赠予各国使者。
"
次日大朝会,太极殿前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当那些身着奇装异服的南海使者步入大殿时,文武百官无不侧目。
"室利佛逝国王子蒲罗中,拜见天可汗!"年轻的王子跪伏在地,双手奉上礼单,"谨献象牙十对、珍珠百斛、龙涎香五十斤..."
李世民端坐龙椅,威严而不失亲切:"王子远来辛苦。
朕闻南海风光殊异,不知与中原有何不同?"
蒲罗中恭敬答道:"回陛下,小国地处热带,四季如夏。
百姓以舟楫为家,以商贸为业。
若论繁华,不及天朝万一;但香料珍珠,或可入陛下法眼。
"
朝臣们对这番不卑不亢的回答颇感意外。
李承乾却暗自点头,这王子谈吐不凡,显是受过良好教育。
"陛下!"礼部尚书王珪出列奏道,"南海蛮夷,向来不习王化。
今主动来朝,足见陛下威德远播。
臣请设宴款待,以示天朝恩泽。
"
"准。
"李世民颔首,"另赐室利佛逝国王丝绸百匹、瓷器千件,以表朕心。
"
退朝后,李承乾特意邀请蒲罗中到东宫做客。
酒过三巡,王子渐渐放下拘谨,畅谈起南海风情。
"太子殿下可知,从我国向西航行月余,可到一个叫'天竺'的国度?"蒲罗中眼中闪烁着向往,"那里佛法昌盛,城池宏伟,与大唐不相上下。
"
李承乾心头一震。
天竺!那是玄奘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达的佛国,若能通过海路直达...
"王子可曾去过?"
"惭愧,未曾。
"蒲罗中摇头,"但我国商船常往来其间。
若殿下有意,小臣愿为向导。
"
李承乾强自按捺激动:"此事容后再议。
不知王子此次来唐,除朝贡外,还有何打算?"
蒲罗中略一犹豫,低声道:"实不相瞒,我国西边有个叫'诃陵'的强国,常来侵扰。
父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