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南海风云(3/3)
残部退守凌牙门。
而唐军仅损失两艘小船,伤亡不足百人。
"殿下神机妙算!"刘仁轨兴奋地报告,"霹雳炮初战告捷,敌军闻风丧胆!"
李承乾却不见喜色:"传令,全军休整三日,然后进攻凌牙门。
"
"这..."刘仁轨犹豫道,"凌牙门地势险要,强攻恐伤亡过大..."
"谁说我们要强攻?"李承乾意味深长地笑了,"去把那个诃陵俘虏带上来。
"
被带上来的是一名年轻将领,自称是诃陵三王子的心腹。
李承乾亲自为他松绑,和颜悦色地说:"将军可愿为两国和平出力?"
那人狐疑地看着李承乾:"殿下此话何意?"
"很简单。
"李承乾压低声音,"我助三王子登上王位,他则与大唐议和,如何?"
原来,李承乾从贾耽的情报中得知,诃陵三王子生母是唐人后裔,一向主张与大唐交好。
若能扶植他上位...
三日后,凌牙门守军突然内乱,三王子的支持者打开城门,唐军兵不血刃占领了这个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诃陵国内传来老国王暴毙的消息,大王子与二王子为争位大打出手...
贞观十二年五月,诃陵三王子登基,立即遣使求和。
条约规定:诃陵承认大唐在凌牙门的统治权,开放商路,赔偿军费,并与室利佛逝停战。
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动。
李世民龙颜大悦,连下三道诏书嘉奖有功将士,并正式设立"南海都护府",以刘仁轨为第一任都护,驻守凌牙门。
七月,李承乾凯旋回朝。
太极殿上,他献上了南海诸国进贡的奇珍异宝,以及最重要的战利品——一份由诃陵、室利佛逝、占城等十五国共同签署的《南海通商条约》。
"好!好!"李世民抚掌大笑,"承乾此功,不亚于开疆拓土!"
"父皇过誉。
"李承乾谦逊道,"儿臣不过顺势而为。
如今南海初定,儿臣建议在扬州、广州设立市舶司,专管海贸税收。
"
"准!"李世民爽快应允,"另命将作监加紧打造海船,三年内,朕要看到百艘新船下水!"
退朝后,李承乾刚回到东宫,马周就匆匆赶来:"殿下,出事了!刚接到急报,大食国派舰队东来,已攻占天竺西海岸数城,下一步很可能剑指南海!"
"大食?"李承乾眉头紧锁。
这个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历史上曾与唐军在怛罗斯交战。
如今他们从海上而来...
"传令南海都护府,加强戒备。
另外,立即招募熟悉西方水情的胡商,我要详细了解大食海军情况。
"
夜深人静,李承乾独自站在东宫花园里,仰望满天星斗。
南海初定,新的挑战又至。
但他心中毫无惧意,反而涌起一股豪情——既然命运让他来到这个时代,他就要让大唐的旗帜插遍四海!
"殿下,天凉了。
"杜荷为他披上外袍。
"无妨。
"李承乾遥望南方,"杜荷,你说大海的那边,还有什么?"
杜荷一愣:"这...臣愚钝,不知..."
"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李承乾自言自语,"终有一天,我大唐的船队要航行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贞观十二年秋,大唐第一所海事学院在广州成立。
与此同时,一支由三十艘新式战船组成的舰队正在流求加紧训练。
南海的风云,才刚刚开始涌动...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