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长风破浪(3/3)
当年张骞通西域还要..."
"儿臣建议立即组织移民。
"李承乾兴奋地说,"先在澳洲北部建立据点,逐步向内陆推进。
"
"太冒险了。
"李世民摇头,"如此遥远..."
"所以儿臣打算双管齐下。
"李承乾早有准备,"一方面派船队继续探索,另一方面加快蒸汽船研发。
一旦成功,航程将缩短大半。
"
老皇帝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准了。
但切记稳扎稳打,不可贪功冒进。
"
离开两仪殿,李承乾径直前往将作监。
蒸汽机的试验已进入关键阶段,铜制锅炉在工匠的操作下发出沉闷的轰鸣。
"压力稳定!"老监正激动地报告,"连续运转四个时辰无异常!"
"好!"李承乾挽起袖子,"现在,把它装到那条小船上试试。
"
昆明池上,一艘经过特殊改造的漕船静静停泊。
当蒸汽机被成功安装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李承乾亲自点燃炉火,随着水温升高,活塞开始缓缓运动,带动桨轮转动起来。
起初很慢,但随着蒸汽压力增大,船速逐渐提升,最后竟比人力划桨快了一倍!岸上的工匠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激动得跪地痛哭。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老监正热泪盈眶。
李承乾却显得异常冷静:"还不够。
现在的航程太短,我们要造更大的船,装更强大的蒸汽机。
"
冬雪飘落时,李泰的舰队满载而归。
带回来的不仅有澳洲的黄金样本、南洋的珍稀木材,还有十几位各国的学者和工匠。
"大哥!你不知道那片大陆有多大!"李泰风尘仆仆却神采飞扬,"我们沿着海岸航行了半个月,都没看到尽头!"
李承乾笑着听弟弟讲述航行见闻,忽然神秘地说:"四弟,我带你看样东西。
"
昆明池畔,一艘造型奇特的船静静停泊。
没有桅杆和风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烟囱。
"这是..."
"蒸汽船。
"李承乾骄傲地宣布,"不需要风力,想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想往哪开就往哪开。
"
李泰目瞪口呆地绕着船转了三圈,突然一把抱住兄长:"大哥!你真是...真是..."激动得语无伦次。
除夕夜宴上,李世民当众嘉奖了李泰的功绩,同时宣布成立"远洋司",专门负责海外探索与贸易。
更令人意外的是,晋阳公主献上了一幅亲手绘制的《四海全图》,上面竟然标注了澳洲和南洋诸岛的方位。
"兕子怎么..."李承乾惊讶不已。
小公主狡黠一笑:"我每天都去格物院偷看四哥的海图呀!"
满朝文武哄堂大笑。
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李承乾举杯环视众人:"诸位,今日之大唐,已非昨日之大唐。
我们的脚步将踏遍四海,我们的文明将光照八方!"
"愿为大唐效死!"群臣激昂响应。
宴席散后,李承乾独自登上大明宫最高处。
寒风凛冽,却吹不灭他胸中炽热的火焰。
蒸汽船的试验成功,澳洲的发现,吐蕃的退却...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即将到来。
"殿下,天冷了。
"马周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递上一件狐裘。
"马卿,你说百年之后,后人会如何评价这个时代?"李承乾突然问道。
马周沉思良久:"臣以为,后人会说...这是一个梦想开始的时代。
"
李承乾笑了,目光投向遥远的海平线。
在那里,初升的朝阳正将第一缕金光洒向万里波涛。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