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海天雄图(3/3)
前所未有的激励政策让将领们沸腾了。
不到半个时辰,所有蒸汽战舰的管带都签下了生死状。
返航途中,舰队在占城停留补给。
李承乾借机拜访了当地国王,提出建立永久性唐城的建议。
令他意外的是,国王不仅欣然同意,还请求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
"大唐文明昌盛,小王心向往之久矣。
"国王真诚地说,"愿永世为大唐藩属。
"
这一外交胜利让李承乾看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回到广州后,他立即下令扩建海事学堂,增设"番语"和"番俗"两科,培养精通各国语言文化的人才。
秋分这天,晋阳公主在海事学堂开设了第一堂"番医讲座",将中医与波斯医学融合贯通。
讲堂被围得水泄不通,连广州的名医们都前来聆听。
小公主虽然年仅十三岁,但讲解起医术来头头是道,引得满堂喝彩。
"兕子长大了。
"李承乾站在后排,欣慰地对李泰说,"说不定真能成为一代女医圣。
"
"何止。
"李泰笑道,"我看兕子将来能当太医署令!"
就在这时,杜荷匆匆赶来,附耳低语:"殿下,长安急报,陛下病重!"
李承乾脸色骤变,立即安排李泰留守广州,自己则带着晋阳公主火速返京。
一路上,小公主强忍泪水,埋头整理孙思邈寄来的医案,希望能帮上忙。
快马加鞭二十日,终于赶回长安。
当李承乾冲进两仪殿时,只见李世民面色苍白地靠在榻上,但精神尚好。
"父皇!"他扑到榻前,"您..."
"朕无碍,只是旧疾复发。
"李世民虚弱地摆手,"急着召你回来,是有要事相托。
"说着,从枕下取出一卷诏书,"看看吧。
"
李承乾展开一看,竟是《巡幸东都诏》,命太子监国,皇帝将率部分朝臣前往洛阳养病。
"父皇,这..."
"承乾啊,朕思虑再三,是时候让你全面接手朝政了。
"李世民慈爱地看着儿子,"这两年你推行新政,开拓海疆,做得比朕想象的还要好。
"
李承乾眼眶发热:"儿臣...儿臣只怕辜负父皇期望..."
"不必谦逊。
"李世民拍拍他的手,"朕已下诏,加你'天策上将'衔,总领全国兵马。
另外..."他看向一旁抹眼泪的晋阳公主,"兕子也长大了,该有个封号了。
朕封你为'镇国长公主',协助太子理政。
"
小公主惊讶地睁大眼睛,随即郑重下拜:"儿臣必当竭尽全力,辅佐大哥!"
这一安排震惊朝野。
历史上从未有过公主参与朝政的先例,但出自李世民之口,无人敢公开反对。
冬雪纷飞时,李世民启程前往洛阳。
送别那日,长安百姓自发聚集在朱雀大街两侧,高呼"万岁"。
李承乾率领文武百官,一直送行至灞桥。
"回去吧。
"马车内,李世民掀开帘子嘱咐,"记住,治国如航海,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
"儿臣谨记。
"李承乾长揖到地,直到御驾消失在风雪中。
回到太极宫,坐在往日李世民处理朝政的御案前,李承乾感到肩头沉甸甸的。
晋阳公主乖巧地在一旁研墨,小脸上写满坚毅。
"大哥,我们一起。
"她轻声说,"就像航海一样,再远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
李承乾握了握妹妹的手,翻开第一本奏折。
殿外风雪呼啸,殿内烛火长明。
在这个贞观盛世渐入佳境的时刻,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正等待着这对兄妹去开创。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