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110章 烽火波斯

第110章 烽火波斯(1/3)

秋日的长安城飘着细雨,朱雀大街上积水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一队身着异域服饰的骑士踏着水花疾驰而过,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为首的骑士怀中紧抱着一卷羊皮文书,雨水顺着他的胡须滴落在绣着金色狮子的锦袍上。

     皇城宣政殿内,李承乾正与几位重臣商议漕运事宜。

    忽听得殿外一阵骚动,侍卫统领程务挺匆匆入内:"陛下,波斯使者求见,说有紧急军情!" "宣。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奏章,眉头微蹙。

     殿门开处,那位湿透的波斯骑士踉跄而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伟大的天可汗!大食军队已攻破泰西封!我王...我王战死沙场!"话音未落,已是泣不成声。

     殿中一片死寂。

    李承乾缓缓起身,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王子卑路斯何在?" "王子殿下率残部退守波斯湾,遣小人星夜来求援。

    "使者从怀中取出浸湿的羊皮卷,"这是王子亲笔书信。

    " 内侍接过文书,小心展开呈上。

    李承乾快速浏览着那些被雨水晕染的字迹,脸色愈发凝重:"大食竟出动十万大军...来人,速召李泰、侯君集、魏征等人入宫议事!" 一个时辰后,紫宸殿内灯火通明。

    巨大的西域沙盘前,众臣面色凝重地听着波斯使者的详细禀报。

     "...大食人用了一种会喷火的攻城器械,我军城门顷刻化为灰烬..." 李泰突然打断:"可是用黑色粉末引燃?" 使者惊讶地点头:"将军如何知晓?" 李泰与李承乾交换了一个眼神。

    去年岭南水师剿灭海盗时,曾缴获过几桶神秘的"海火",据俘虏供认是从大食商人处购得。

     "陛下,此物危险,若大食军大量装备..."李泰低声道。

     侯君集冷哼一声:"管他什么妖火,我安西铁骑岂会惧怕!陛下,臣请即刻发兵,收复波斯!" "不可冒进。

    "魏征捋须道,"大食气势正盛,我军远征,胜负难料。

    不如固守葱岭,以逸待劳。

    " 争论声中,李承乾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沙盘上波斯湾的位置。

    良久,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波斯已不可守,但王子必须救。

    李泰!" "臣在!" "你率岭南水师精锐,即刻启程前往波斯湾,接应卑路斯王子撤往狮子国。

    "李承乾手指划过沙盘上的南海,"另派快马传旨室利佛逝国王,请他接应波斯流亡君臣。

    " 侯君集急道:"陛下,难道就此放弃波斯?" "非也。

    "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闪,"传旨安西都护府,秘密资助波斯残部在山中游击抗敌。

    另派使者联络可萨汗国,东西夹击大食。

    " 他转向那位浑身仍在滴水的使者:"你且下去休息,明日随朕的使者一同返回,告诉卑路斯王子,大唐绝不会抛弃朋友。

    " 夜深人静,李承乾独自在甘露殿批阅奏章。

    忽闻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抬头见晋阳公主端着药碗站在殿外。

     "兕子怎么还没睡?"他放下朱笔,招手让妹妹进来。

     "皇兄连日操劳,孙爷爷特意熬了安神汤。

    "小公主将药碗放在案上,目光扫过堆满奏章的桌案,"可是在为波斯之事忧心?" 李承乾揉了揉太阳穴:"大食来势汹汹,若坐视其吞并波斯,下一个就是我安西四镇了。

    " 晋阳公主从袖中取出一卷书册:"这是孙爷爷与大食医师合着的《火伤救治法》,或许将来用得上。

    " 李承乾翻开书卷,只见上面详细记载了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总裁的超酥恋人高歌 一手婚姻一手爱 玄元证道 万古尘 冷莫颜与楚潇传 道侣竟是白切黑 此时天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我真的不是废材 岂独无故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师尊在上:徒弟他又在撩人了 师妹攻略完,就抛夫弃女 刚入截教,听到截教气运在抱怨 洪荒:我屡出毒计,十二祖巫劝我冷静! 大周第一婿 修真就听收音机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逆水行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族谱太厚怎么办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魅魔只好让剑尊生崽了bg 撩了那个冰山剑修以后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师尊在上:徒弟他又在撩人了 寒门状元路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貌美大师兄拒当万人嫌 护法他做不到啊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明朝的名义 衣冠谋冢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医圣杨洪一 史上最强县令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