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多尔衮的忧虑(2/3)
:"三城虽毁,地理位置却重要。
我已命人从周边调集粮草,开春后重修城墙。
"重修?"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冷笑,"拿什么修?明军把能烧的都烧了,能带的都带走了。
现在各旗自己的粮草都不宽裕,哪有余力管三座空城?"殿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多尔衮注意到代善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心中了然——今天这场面,分明是冲他来的。
"济尔哈朗贝勒此言差矣。
"多尔衮不动声色,"三城乃辽东门户,若弃之不顾,明军下次来犯,我们拿什么抵挡?抵挡?"代善突然提高声音,"老臣倒想问问摄政王,这两个月来,您把国库银两和能工巧匠都调去研究那些汉人火器,可有什么成果?"殿内一片哗然。
多尔衮瞳孔微缩——他特意将研究地点设在城外,参与人员都下了封口令,没想到消息还是泄露了。
"代善贝勒消息倒是灵通。
"多尔衮冷笑,"不错,我是在研究明军的新式火器。
难道要等下次交战,再让我八旗子弟用血肉之躯去挡子弹吗?荒唐!"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拍案而起,"我满洲以骑射得天下,如今摄政王却要我们弃弓马而习火器,是何道理?就是!"几位旗主纷纷附和,"火器乃汉人懦夫所用!研究那些奇技淫巧,白白耗费银两!"多尔衮握紧了扶手,指节发白。
他看向一直沉默的多铎,自己的亲弟弟却避开了他的目光。
这一刻,多尔衮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
"诸位。
"他强压怒火,声音低沉,"你们可曾亲眼见过明军的新式火器?一支那样的枪,一个孩童都能操作,却能在一息之间射杀十名精锐骑兵!这不是奇技淫巧,这是战争!摄政王此言,是说我八旗勇士不如汉人孩童吗?"代善步步紧逼,"老臣记得,先帝在时,最忌满洲子弟沾染汉习。
如今摄政王不仅比先帝更重用汉臣,还要全军改用汉人火器。
长此以往,我大清还有何满洲本色?你——"多尔衮猛地站起,却在瞬间冷静下来。
代善这是在给他设套,若他当众发怒,正中对方下怀。
深吸一口气,多尔衮缓缓坐下:"代善贝勒忧国之心,本王明白。
但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
当年先帝不也采纳汉人建议,铸红衣大炮攻锦州?红衣大炮是辅助,如今摄政王是要以火器取代骑射!"莽古尔泰高声附和,"我正蓝旗子弟宁可战死,也不做那缩头乌龟般的火器兵!"殿内顿时吵作一团。
多尔衮冷眼旁观,发现除了自己的两白旗,其他各旗几乎都站在代善一边。
而更令他心惊的是,连一向支持他的几位议政大臣,此刻也都沉默不语。
争论持续到日暮,最终不欢而散。
多尔衮回到寝宫,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案几上堆满了奏折,最上面一份是边境急报——明军正在山海关集结完毕,各路兵马相加总计10万有余。
"王爷,汤若望先生求见。
"侍卫轻声禀报。
多尔衮眼前一亮:"快请。
"身着黑色教士袍的汤若望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王爷,我们发现了一个重大线索!"他展开一张图纸,"这些明军火器的设计,与葡萄牙人的武器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