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科学的光束(3/3)
的两倍还多!”
年轻的工程师们互相拥抱,有人激动得跳起来,凉鞋踩在沙地上扬起尘土。
老工程师突然捂住脸,指缝里渗出泪水——他研究可控核聚变三十年,终于在今天看到了“人造太阳”真正照亮大地的可能。
新疆来的电力工程师冲过来,紧紧握住许阳的手:“许总师,我们那边的牧民定居点,已经收到这股电了!他们说从没见过这么稳的电压!”
许阳被簇拥在人群中央,有人给他递来矿泉水,有人把安全帽抛向空中。
老工程师颤巍巍对着所有人高喊:“看到了吗?这不是奇迹,是科学的力量!”
风沙再次掠过基地,吹动着“中国聚变工程”的红旗。
许阳望着远处输电塔的方向,那里的电缆正将“人造太阳”的能量送往西北大地。
他知道,这2876秒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沙漠,更照亮了一个民族在科技征途上,从跟跑到领跑的坚定脚步。
……
南海指挥中心的会议室里,全息投影正播放着甘肃基地传来的画面——幽蓝色的等离子体在磁约束装置中稳定燃烧,屏幕角落的计时器定格在“2876秒”。
大长老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滚烫的茶水溅在指尖也浑然不觉,他反复确认着投影上的参数,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震颤:
“2876秒?是原定目标的两倍还多?”
陈建国猛地站起来,军绿色的常服下摆扫过椅子,他快步走到投影前,手指在“1.5亿摄氏度”的字样上重重一点道:“这温度比太阳核心还高!而且持续了近50分钟!”
他转向身边的参谋,声音因激动而发紧,“立刻把详细数据发往各战区——西北的能源问题解决了,南海的岛礁建设、舰船补给,都能用上这股‘人造太阳’的力量!”
钱老的拐杖在地板上连敲三下,红木杖头发出清脆的响。
老人盯着屏幕里渐渐熄灭的等离子体光晕,突然红了眼眶:“我年轻时在国外留学,他们说‘龙国人永远搞不出核聚变’,今天……今天这束光,总算把那些话烧得干干净净!”
他颤抖着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扉页上“人造太阳”四个字,是五十年前用铅笔写下的,如今被泪水洇得微微发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老推了推眼镜,指尖在参数表上快速滑动,突然指着“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的数据笑出声:
“你看这钇钡铜氧的性能,比我们去年在《龙跃》上预测的还要好!许阳这小子,总把最关键的技术留到最后——就像‘龙骧号’的矢量喷口,不到实战绝不露底牌。
”
他转头对大长老说道:“有了这技术,我们的航母就能用上全电推进,南海的防御圈能往外推三百海里!”
大长老缓缓放下茶杯,目光从投影转向窗外——南海的碧波在阳光下泛着金辉,远处的岛礁上,新建的风力发电机正缓缓转动。
“许阳和他的团队,又给了我们一个天大的惊喜。
”
他的声音里带着感慨,更多的是坚定,“通知下去,全力支持核聚变工程的二期建设,让这股力量不仅照亮西北,更要成为守护南海、支撑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
”
陈建国拿起加密电话,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道:“给甘肃基地发报,就说南海全体将士向他们致敬——这束光,比任何航母编队都更让我们安心。
”
钱老和于老相视一笑,老人的皱纹里都盛着欣慰。
他们知道,甘肃沙漠里那2876秒的光芒,不仅是可控核聚变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民族在科技自强的道路上,又一次跨越天堑的证明。
而南海的风,正带着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吹向更辽阔的远方。
喜欢高考落榜后:我手搓热气球空降白宫请大家收藏:()高考落榜后:我手搓热气球空降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