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长安城的狂热(2/3)
实时汇报。
他的脸上,古井无波,但那双放在龙案上的手,却在不经意间,轻轻地敲击着桌面。
这是他深度思考时,下意识的动作。
“一个上午,五十万贯……”
李世民的口中,喃喃地重复着这个数字,眼神变得愈发深邃。
他设想过李承乾的计划会成功,但万万没有想到,会成功到如此地步!如此摧枯拉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借钱”了。
这是一种更高明的,对“民心”和“资本”的引导与操控!
李承乾用“利”,撬动了商贾的贪欲。
用“名”,满足了世家的虚荣。
用三位重臣的“背书”,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
最后,用自己“太子”的身份,和“利国利民”的大义,将这一切,都包装得无可挑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城的爱国狂欢!
整个过程中,朝廷,没有花费一文钱的行政成本,没有动用一丝一毫的强制力,就轻而易举地,将藏于民间的巨大财富,汇聚到了自己的手中!
这份手腕,这份对人心的洞察与利用……
李世民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他发现,自己这个儿子,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自己,还要可怕。
自己当年打天下,靠的是赫赫战功和铁血手腕,是“威”。
而李承乾,如今所展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却又无孔不入的“势”!他能将各方的利益、欲望、人心,都编织进自己的计划之中,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所用。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术啊!
“陛下,”侍立一旁的内侍总管,小心翼翼地问道,“太子殿下此举,虽解了钱粮之急,但……将如此巨大的民间财富,汇于东宫一身,长此以往,恐……恐有不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也是李世民心中最担忧的一点。
李世民沉默了。
他当然知道不妥。
今日的李承乾,能用这种方法,为“水利总司”筹钱。
那明日,他是不是也能用同样的方法,为他自己的“东宫卫率”,筹集军饷?
一个既有钱,又有名望,还能一呼百应的太子……
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这都是一个足以让人夜不能寐的噩梦。
但是,他能阻止吗?
他不能。
因为李承乾做的每一件事,都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他找不到任何理由,去阻止一件“正确”的事情。
李世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架在火上烤的巨人,明知危险,却又动弹不得。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曾经的儿子,一步一步地,成长为足以与他分庭抗礼的庞然大物。
“传朕旨意。
”
良久,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
“告诉太子,债券之事,下不为例。
下一次,国库若有短缺,当由三省合议,从长计议。
不可再擅自以东宫之名,行此商贾之举。
”
这是一句敲打,也是一句无力的警告。
“另外……”李世民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