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侍疾移灯影(1/3)
次日寅正三刻,皇后已然端坐于凤座之上。
一身香色缠枝菊暗花绸常服,外罩石青缂丝四合云纹琵琶襟坎肩,虽仪态端凝如昔,然面色苍白,眼底淤青难掩。
下首两溜花梨木椅,六宫妃嫔按位份高低肃然侍立,衣香鬓影,环佩无声。
晨省礼毕,娴妃款款离座,行至丹墀之下,盈盈拜倒:“昨日重阳盛典,臣妾…思虑浅薄,只知拘泥祖宗成法、国礼体统,未能体察娘娘凤体违和、哀思未减之痛,竟于御前妄加置喙,累得娘娘强撑玉体操持…….臣妾回宫,五内如焚,深愧于天颜,辗转终宵,特来向娘娘请罪。
”
皇后端坐凤座,目光沉静如水,落在娴妃正低垂着,恭顺得无可挑剔的发顶上,尚未开言。
殿内诸人屏息垂眸,心思各异。
玫嫔以帕掩唇,发出一声轻细的笑,声音带着几分娇憨:“娴妃娘娘‘持正不阿’,连皇上都龙心大悦,可见娘娘所言所行,皆是深合圣意。
可娘娘既是在御前得了圣心嘉许的正理,为何今日又觉‘思虑浅薄’、‘妄加置喙’了?”
“莫非是…娘娘昨夜在枕畔细思,又觉得这‘祖宗成法’抵不过皇后娘娘的凤体安康了?这倒真真是‘辗转反侧’,心思百转啊。
只是如此一来,倒显得皇上昨日那‘深明大义’的赞许,与娘娘今日这‘自请其罪’的惶恐,有些难以周全了?”
皇后眸光深处,倏地掠过一丝寒意,辨不清是向玫嫔还是娴妃而去。
“娘娘!”愉嫔见状,紧随娴妃身侧跪倒,“娴妃姐姐实是忧心国礼攸关,祖宗之法重于泰山,恐有丝毫差池,上负社稷重托,下愧圣恩浩荡!然昨日惊闻娘娘玉体违和,姐姐回宫后五内俱焚,自责难当,泪湿罗巾,恨不能以身代之!姐姐一片忠谨赤忱,天地可鉴!此番请罪,亦是出于对娘娘至诚至敬之心!还请娘娘念在姐姐往日恭谨、此番心切,明察秋毫,万勿因一时思虑未周而苛责姐姐。
”
金玉妍端坐一旁,见皇后始终不语。
指尖闲闲拨弄起腕上一串莹润的蜜蜡佛珠,唇角噙着一缕似有若无的笑意,仿佛方才那番剑拔弩张的对峙不过是闲庭信步时偶闻的几声鸟鸣。
然她开口:“哟,娴妃所言‘祖宗成法’,是正理,今日所虑‘皇后凤体’,亦是正理,这本是并行不悖之事,何至于让娴妃姐姐如此‘五内俱焚’?”
“依妹妹的浅见呀,姐姐这‘思虑浅薄’、‘妄加置喙’的自责,倒未必是昨日错了,或是今日错了。
怕是在这‘奏对时机’与‘体恤上意’之间,如何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偏不倚。
方寸之地失了把握,显得进退之间,略略…失了体统了罢?”
“这‘君前奏对’的火候与分寸,最是微妙,失之毫厘,便差之千里。
姐姐素来是最重规矩,最知进退的,想必此刻心中煎熬,也是为了这个?”
金玉妍眼波微漾,轻轻落在娴妃身上,口中吐出的字句,倒仿佛浸透了推心置腹的暖意:“细论起来,娴妃这番煎熬,总因在‘内外’、‘上下’的关窍上